期刊文献+

跨文化语境中儒学道德观对现代社会之启示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以超验的基督教为西方文化原型和以世俗性的儒学为中国文化主干的简单二分法,在跨文化比较研究中,虽然受到批评但确实具有概括性意义。西方的伦理精神在经过历时百年的现代化进程后,已经陷入危机之中。随着全球一体化不断深入,通过对基督教和儒学中所包含的道德体系进行比较,以揭示儒学的核心价值取向,对缓解由现代化引发的社会问题,具有现实的启发意义。
作者 肖晋元
出处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98-102,120,共6页 Journal of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 1[德]卜松山.与中国作跨文化的对话[M].刘慧儒,张国刚,译.北京:中华书局,2003.
  • 2冯友兰.中国哲学之精神[EB/OL].(2010-07-02)[2011-05-10].http://wenku.baidu.corn/view/ccf8aa06eftgaef8941e06ca.html.
  • 3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M].台北:台湾商务书馆,1984.
  • 4[美]保罗·蒂利希.文化神学[M].陈新权,王平,译.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
  • 5方朝晖.从儒学的宗教性谈中国哲学的“特点”问题[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4(3):57-64. 被引量:6
  • 6黄侃义疏,何晏集解.论语集解义疏[M]//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
  • 7[美]麦金太尔.追寻美德:伦理学理论研究[M].宋继杰,泽.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 8杜维明,卢风.现代性与物欲的释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二级参考文献7

  • 1保罗·蒂利希.文化神学[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
  • 2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渠东,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 3弗雷德里克·J·斯特伦.宗教生活论[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
  • 4A.J.巴姆.比较哲学与比较宗教[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1月.
  • 5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
  • 6杜维明.论儒学的宗教性--对(中唐)的现代诠释[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 7朱熹.朱子语类[M].(全八册).北京:中华书局.1994.

共引文献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