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反思二重证据法的局限——兼论多重证据法的演变之必然 被引量: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是20世纪文史研究方法论上的重大革新,但也有其时代局限性。本文从二个方面对其局限性进行反思,并由此探讨多重证据法演变的必然性:第一、二重证据法融汇西学的科学证明之学,开启了史学现代实证的先河,但后来却走向过分追求实证、证而不疏的极端,由此,必然向三重证据法的跨文化阐释演变。第二、三重证据法沿袭中国古代金石学的传统,仅把"地下之新材料"局限于出土文献,反映出中国文史研究的文字中心主义局限,因此,四重证据法突破文字的樊笼而把实物和图像作为证据成为必然。
作者 杨骊
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85-188,共4页 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在实证与阐释之间:文学人类学多重证据法的理论与实践"(11YJCZH20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10&ZD100)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6

  • 1李长林,倪学德.兰克史学在中国的早期流传[J].史学理论研究,2006(1):136-140. 被引量:2
  • 2吕大临.考占图、续考古图、考古图释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7.
  • 3孙伏园.考古与吊阴[J].新京报副刊,1925-11-17.
  • 4余英时.中国史学的现阶段:反省与展望[A]//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M].北京:三联书店,2004.
  • 5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1895-1949)[M].北京:三联书店,1996.
  • 6王国维.古史新证[A]//王国维.王国维全集(第11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
  • 7梁启超.欧游心影录[A].梁启超全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 8李济.现代考古学与殷墟发掘[A]//李济.李济文集(第5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 9梁启超.关于文化史研究的几个蘑要问题[A]//梁肩超.梁启超全集(第14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 10陈峰.趋新反入旧:傅斯年、史语所与西方史学潮流[J].文史哲,2008(3):24-42. 被引量:18

二级参考文献35

同被引文献81

引证文献7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