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物权法当中的登记对抗主义探讨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登记对抗主义是一种与当下物权法相比具有相悖思想的理论,根据登记对抗主义理论分析,登记并不具有公信力,并且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想法决策,这种理论将不动产的交易变得更加简便。文章针对我国物权法中的登记对抗主义进行了探讨,并且针对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
作者
张敏
机构地区
广州市广州公证处
出处
《法制与经济》
2014年第4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物权法
登记对抗主义
理论构造
第三人
分类号
D923.2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14
同被引文献
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崔建远.
再论动产物权变动的生效要件[J]
.法学家,2010(5):49-55.
被引量:83
2
王淑华.
我国机动车物权变动公示采登记对抗主义之检讨[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1(5):83-89.
被引量:11
3
杨代雄.
准不动产的物权变动要件——《物权法》第24条及相关条款的解释与完善[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28(1):124-136.
被引量:60
4
奚晓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M].人民法院出版社.2011:385-387.
5
黄松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条文理解与适用[M].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5(23):114-115.
6
吴一呜.英美物权法——一个体系的发现[J].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4(5):182-183.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温世扬,周珺.
浅议机动车的物权登记制度[J]
.法学评论,2006,24(5):141-144.
被引量:9
2
王利明.物权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
《物权法》第177条,第194条,第218条.
4
[日]加藤雅信.《物权变动论再考--旨在“二阶段物权变动论”的提出》,渠涛译,载渠涛主编.《中日民商法研究》(第五卷),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88-119页.
5
《德国民法典》第929a条,第932条,932a条.
6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1990]公交管第167号《关于车辆转卖未过户发生事故经济赔偿问题的批复》.
7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民法室.《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条文说明、立法理由及相关规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
史尚宽.物权公示与公信力[M]//郑玉波.民法物权论文选辑:上册.台湾地区: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5:107.
9
[日]我妻荣.民法讲义Ⅱ[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53.
10
高富平.物权法原论:中卷[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573.
共引文献
114
1
李国强,王东根.
土地经营权登记对抗规则的解释论展开[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22,24(4):112-124.
被引量:2
2
王旭东.
论机动车所有权转让中登记对抗规则的解释与适用[J]
.湘江青年法学,2020(2).
3
李兆鑫.
特殊动产物权变动的登记对抗规则之探究[J]
.绥化学院学报,2023,43(9):21-25.
4
李帅.
论船舶实际所有人与执行债权人的对抗关系[J]
.海大法律评论,2020(1):71-81.
5
申晗.
一船二卖的类型与规制分析——以司法解释、交付方式为切入点[J]
.法治论坛,2019(2):79-89.
6
庄加园.
自主占有与简易交付[J]
.法学,2020,0(1):79-93.
被引量:2
7
崔拴林.
准不动产物权变动登记对抗规则的法理与适用——兼释《民法典》第225条[J]
.法学家,2021(2):101-116.
被引量:12
8
张弘毅.
《公司法》第三十二条第三款评注(有限公司股东姓名登记的对抗力)[J]
.法大研究生,2020(2):112-133.
被引量:1
9
杨奎臣,李婧.
特殊动产所有权保留约款的效力及公示制度完善[J]
.前沿,2011(11):97-99.
10
柏欣利.
中国实证法对物权行为的立场辨析[J]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6(4):114-118.
同被引文献
1
1
郭志京.
也论中国物权法上的登记对抗主义[J]
.比较法研究,2014,28(3):95-113.
被引量:55
引证文献
1
1
王小辉.
我国物权法上的登记对抗主义[J]
.法制博览,2018(35):253-253.
1
李云林.
盗窃罪与诈骗罪在司法实践中的再区分——以一则案例引发的思考[J]
.学理论,2012(32):139-140.
2
庞达.
论近代社会契约理论在西方兴起的原因[J]
.法制与社会,2008(33):5-6.
被引量:1
3
龙俊.
中国物权法上的登记对抗主义[J]
.法学研究,2012,34(5):136-153.
被引量:128
4
刘士心.
新《刑法》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理论构造[J]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1(4):51-55.
被引量:3
5
李茹楠.
浅论我国物权法上的登记对抗主意[J]
.品牌(理论月刊),2015(10).
被引量:1
6
张志良.
浅析间接故意[J]
.大观周刊,2011(16):159-159.
7
张国栋.
孟德斯鸠与现代世界秩序的生成[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9(4):27-32.
8
施广勇.
准中止犯基本问题研究[J]
.法制与经济(中旬),2009(12):57-60.
9
张平华.
遗嘱信托是克服继承法缺陷的工具[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5(2):162-166.
被引量:14
10
何珊.
论污染环境罪的既遂形态[J]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5(3):78-82.
被引量:1
法制与经济
201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