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微博舆论要素、效应与民间舆论场特点 被引量:5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微博以全天候、无间歇、滚动化和裂变式的信息传播方式建构社会现实,成为当下用户最活跃、影响力最强的信息传播平台,为舆论的酝酿、形成与释放提供了一个新的空间。作为发展势头强劲的社交媒体,微博正在改变着舆情发生、发展和反映的方式,对社会舆论的态势和走向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作者 师静 王秋菊
出处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4-76,共3页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
基金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与媒介研究学术团队”与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微博舆情研判与疏导机制研究”成果之一,编号:HB13XW00 河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网络舆情研判与风险规避研究”成果之一,编号:13456219D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16

  • 1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59页-第260页.
  • 2克莱·舍基.《未来是湿的》,第111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 3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25页.
  • 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net.cn/dtygg/dtgg/201107/t20110719-22132.html.
  • 5Noelle - Neuman, E. The spiral of silence : Public Ski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3.
  • 6Erving Goffman. Encounters: Two Studies in the Sociology of Interaction. Indianapolis: Bolobs - Merrill, 1961.
  • 7Scott, Alan and John Street, "From Media Politics to E - protest".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3 (2) : 215 -240. 2000.
  • 8克菜·舍基:《未来是湿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107页.
  • 9[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 10[美]凯斯.桑斯坦:《谣言》,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第8页.

共引文献103

同被引文献37

  • 1萧延中.“身体”:中国政治思想建构的认知基础[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19(6):138-144. 被引量:15
  • 2王洁群,王建香.影响的焦虑:后“超女”时代的大众文化生产[J].新闻界,2007(3):52-54. 被引量:2
  • 3沈家本.《历代刑法考》,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249页.
  • 4费孝通.《乡土中国》,群言出版社,1999年版,第3,29页,第1-2页,第18页.
  • 5代丽丽.《微博热点三成是谣言》,《北京晚报》2013年6月25日.
  • 6“经济新常态下的社会改革与社会治理”一中国社会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在湖南长沙隆重举行[GB/OL]ht-tp://www.sociology2010.cass.en/news/751719.htm.
  • 7刘少杰.网络化时代的社会结构变迁[A].包智明.社会学名家论坛[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 8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G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502/t2015020351634.htm.
  • 9祝华新、单学刚、胡江春.2008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A].汝信、陆学艺、李培林.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 10祝华新、潘宇锋、单学刚.2014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A].李培林、陈光金、张翼.201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