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97年-1999年我所持续调查三年,共采集72个蚁害点标本,经鉴定有六种白蚁,圆唇散白蚁是我市白蚁危害优势种。
同被引文献15
-
1戴青峰.白蚁药剂的发展[J].城市害虫防治,2003(4):15-17. 被引量:8
-
2陈鎛尧,陈伯中,汪晓红.巢湖地区白蚁种类调查及其区系分布特点的研究[J].白蚁科技,1997,14(1):7-12. 被引量:7
-
3黄复生,等.中国动物志昆虫纲等翅目[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01-117.
-
4陈鎛尧,马延明,马艳.安徽省白蚁区系分布研究[J].中国白蚁防治创新与发展文集,2007:454-460.
-
5黄复生.中国动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
6姚力群.安徽省白蚁种类调查及其区系分布特征[J].白蚁科技,1998,5(1):17-21.
-
7蚌埠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蚌埠市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
-
8胡俊.蚌埠市新建房屋白蚁预防资料汇编[M].蚌埠市房管局.2001.
-
9中国物业管理协会白蚁防治专业委员会.中国房屋白蚁综合治理培训教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
10黄复生.中国动物志:昆虫纲,第十七卷,等翅目[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引证文献4
-
1蓝煜,周维.淮南地区白蚁分布及危害现状[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4):159-161.
-
2蓝煜,周维,朱元勋,闫峰,程东良.淮南市白蚁种类调查及分布特点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4):161-164. 被引量:3
-
3黄中山,何基伍,王众.2007—2012年蚌埠地区主要白蚁种类变化调查[J].现代农业科技,2013(2):123-125. 被引量:2
-
4黄中山,王众,何基伍,马艳.蚌埠市白蚁危害及防治技术研究[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3,19(2):155-157.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7
-
1周维.房屋白蚁综合治理效果观察[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23,29(1):76-78. 被引量:2
-
2谭速进,王思忠,王志明,陈文.成都房屋建筑发现新中华散白蚁(Reticulitermes neochinensis Li et Huang)危害[J].城市害虫防治,2012(3):36-36. 被引量:6
-
3王思忠,谭速进,李宁,王志明,杨文锋,陈文.3种白蚁防治药剂对散白蚁的控制效果观察[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3,34(12):56-58. 被引量:15
-
4黄中山,王众.蚌埠市新建房屋白蚁危害原因解析[J].现代物业(下旬刊),2014(2):38-39.
-
5谭速进.四川白蚁名录[J].四川动物,2014,33(3):449-455. 被引量:6
-
6黄中山,王众.2011—2013年蚌埠市新建房屋白蚁危害原因及防治对策[J].城市害虫防治,2014,0(4):34-36.
-
7王成忠,赵芷悦.氟虫腈和吡虫啉对散白蚁的防治研究[J].南方农机,2019,50(8):46-46. 被引量:4
-
1乔瑾.水中卫士——机器鱼[J].科学启蒙,2015,0(9):89-89.
-
2何冬梅,鲁小珍,刘韶,高俊香.蚌埠市植物多样性现状与保护对策[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0):53-56. 被引量:3
-
3何冬梅,鲁小珍,伊贤贵,刘韶.安徽蚌埠种子植物区系初步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0,32(3):528-534. 被引量:3
-
4杨兆芬,武廷章,黄凤丽,奚俊.圆唇散白蚁与五种蜚蠊酯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J].白蚁科技,1993,10(3):10-14. 被引量:1
-
5韩群鑫,林莉,王碧微,李之华,党淑钟,徐翀,程东美.国内新记录种太平洋细须螨及其对蝴蝶兰的发生危害调查[J].环境昆虫学报,2014,36(4):475-480. 被引量:2
-
6马爱荣,张超,高竞,鄢友俊,胡金飞,庄奇.霍山县白蚁危害及其防治[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7):150-151. 被引量:7
-
7万开元,张炳坤,叶其刚,卢令娴,柯治国.武汉植物园定植树种白蚁危害情况的调查[J].湖北植保,2000(2):5-10. 被引量:4
-
8李文鞠.蚌埠市植物保护体系现状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21):132-133. 被引量:1
-
9吴建国,尹兵,何永康,刘俊权.常州白蚁种类调查及其为害情况记述[J].白蚁科技,1996,13(1):31-33. 被引量:4
-
10杨学会,韦建新,赵亮.美洲斑潜蝇在南川地区的危害调查[J].植物检疫,1998,12(4):206-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