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一种改良外科技术1年后的有效性及术后组织的稳定性。这种手术是在增量的下颌骨中植入种植体并对其周围角化龈进行扩增。材料和方法:结合牙槽嵴增量术,在下颌骨中植入种植体,通过游离龈移植术{FGGs)扩展不足的颊侧角化龈(BKT).局部角化龈(KLG)转至向舌侧方向。第一组,种植体植入与牙槽嵴增高术同时进行.游离龈移植术是在二期暴露种植体时进行。第二组.先行牙槽嵴增量术,在种植体植入时同期完成FGGs。KLG和FGG以及BKT和LKT(舌侧角化龈)宽度测量在软组织移植以后4周、3个月、1年后进行。结果:70个种植体(第一组46个,第二组24个)被植入29名患者,其平均年龄54.4岁。KLG的术前平均宽度为2.90mm(第一组是3.00mm,第二组是2.75mm).FGG的平均宽度第一组为460mm,第二组为470mm。第一组BKT的平均宽度在1年后为3.70mm。相比之下,二号组BKT在1年以后的平均宽度为330mm。全部结果显示在1年后BKT的长度为3.50mm。LKT术后1年时在第一组(0.35mm)的萎缩量明显多于第二组(005mm)。结论:采用与牙槽嵴增量术相结合的本改良外科手术可以使种植体周扩增的角化龈在1年保持稳定。
出处
《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
2014年第2期83-89,共7页
Chinese Journal of Stomatologial Continuing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