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传统儒学中“仁”的身体性阐释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中国哲学中流露着强烈的生命气息,尤其是传统儒学中"仁"的观念的初始根据源于身体。这个本然地含有认知、道德与伦常意识的身体,并非现代医学科学视野下的身体。身体的仁学意义是指身体的感通性、自发而本然的回应照料能力,因而之于"仁"具有本源性、可返回性。基于身体的这个初始出发点,层层外推,逐步演化成了父子、乡党、陌生人,直到天地万物。对于道德意识结构和伦理秩序的研究与探讨,既不能重蹈西方贬抑身体抬高思维能力的老路,更不能遗忘身体之于道德伦常的本源性价值。消除自我、自我与他者、自我与社会以及自我与自然的紧张关系与身体都存在直接关联,这是回应、照料和关怀德性的实践理性上的必然要求。
作者 陈晓曦
出处 《武陵学刊》 2014年第2期11-14,98,共5页 Journal of Wuling
基金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西方道德哲学通史研究"(12&ZD122) 滁州学院科学研究项目"哈奇森的道德感理论与幸福论研究"(2012qd38)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13

  • 1吴学国.内外之辨:略论中国哲学的自我概念——兼与蒙培元先生商榷[J].哲学研究,2004(9):58-63. 被引量:11
  • 2.《传习录》[M].,..
  • 3.《老子》[M].,..
  • 4.《坛经》[M].,..
  • 5.《庄子》[M].,..
  • 6古籍.《周易》.《老子》.《庄子》.《坛经》.《朱子性理语类》.《传习录》等.
  • 7吕激.《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98年.
  • 8牟宗三.《中西哲学会通十四讲》,台湾学生书局.1996年.
  • 9释印顺.《中观论颂讲记》,正闻出版社.1992年.
  • 10Radhakrishntm, Sarvepalli, 1924, Indian Philophy, Vol. 1, The Maemilian Company.

共引文献20

同被引文献7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