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遮蔽与祛魅——瞿秋白传播马克思主义之双重话语现象探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瞿秋白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使用了两种话语系统,分别是知识分子的精英话语系统和无产阶级的宣传话语系统。这两种话语系统背后,反映出瞿秋白在自"五四"新文化运动至左翼文艺运动期间的不同历史阶段,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同理解和认识,也折射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本土文化包括语言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和影响。
作者
金蕾蕾
董贵成
机构地区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出处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共4页
Academic Forum
关键词
瞿秋白
传播马克思主义
双重话语
交互式
分类号
A81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5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
2
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3
李鲁祥.
士文化与知识分子文化的价值分野[J]
.齐鲁学刊,2002(5):10-15.
被引量:3
4
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8卷)[M].北京:人民出粕i士1q0R.
5
David Ashley:Marx and the Excess of the Signifier: Domi- nation as Production and as Simulation [J ].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Vol. 33 , No. 1, Critical Theory (Spring, 1990).
6
李泽厚,刘绪源.中国哲学如何登场?[A].李泽厚2011年谈话录[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7
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8
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二级参考文献
5
1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2.191.
3
张载.张子全书[A].四库全书[C],北京:中华书局,1965.
4
范仲淹.岳阳楼记[A].历代文选(下)[C].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63.
5
孔颖达.周易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65.
共引文献
52
1
吴婷婷.
从《论语》和《孔子诗论》看孔子功利主义诗学观[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6):105-109.
被引量:1
2
陈清.
“和谐”——孔子的政治理想[J]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27(3):92-93.
3
蒋文燕.
张衡《思玄赋》对《离骚》的模拟及二者精神主旨之异同——兼谈汉代抒情言志赋的意义[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8(4):42-46.
被引量:2
4
杨颉慧.
从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看汉初法典的儒家化[J]
.学术论坛,2006,29(10):141-144.
被引量:6
5
陈斯怀.
充满张力的情思——《古诗十九首》情感思想论析[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9(6):104-106.
被引量:2
6
王星明.
“关怀伦理”视阈下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1):52-56.
被引量:7
7
黎业明.
论近现代学者对“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诠释[J]
.学术研究,2007(4):78-83.
被引量:2
8
刘维民.
高校教师也须提倡“和而不同”的风范[J]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23(3):16-17.
9
杨柱.
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和谐教育的启示[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4(3):190-193.
被引量:2
10
谢丽娴.
孟荀人性假设的道德教育思想辨析及其对当代高校德育的启示[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24(3):13-15.
1
李锐.
《资本论》创作史上的“历史路标”论析——关于《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的若干理论问题解析[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28(11):96-102.
被引量:2
2
萧延中.
“祛魅”时代的英雄[J]
.新闻周刊,2004(30):24-27.
3
萧延中.
“祛魅”时代的英雄[J]
.科技文萃,2004(10):47-49.
4
鲁太光.
大历史视野中的“延安文艺”——“延安文艺”的当代价值之再解读[J]
.文艺理论与批评,2014(3):15-23.
5
贺礼德.
“三个代表”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市场经济的“祛魅”[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1(12):99-101.
6
朱明.
宋庆龄的爱国主义思想及其对抗战的贡献[J]
.兰台世界(上旬),2009(3):22-22.
7
刘增明,张青卫.
努力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话语系统[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4):39-46.
被引量:1
8
高洋.
浅析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价值[J]
.世纪桥,2016(6):25-26.
9
杨斌.
谈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J]
.理论界,2003(3):6-6.
10
全燕黎.
走出价值“祛魅”与“返魅”的二重困境——论邓小平政治哲学的主题架构[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4-29.
学术论坛
201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