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弗斯的意义观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从Firth意义观产生的历史渊源、具体内容、对Halliday的影响、以及与认知语言学意义观的联系展开论述。
作者
叶丹敏
机构地区
南京师范大学
出处
《湖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245-247,共3页
Social Sciences in Hunan
关键词
Firth
意义
语境
分类号
H0-05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2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杜舒亚.
意义即用法:后期维特根斯坦意义观简释[J]
.考试周刊,2010(11):53-54.
被引量:3
2
李开.
伦敦语言学派的兴起及其流变[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3):92-97.
被引量:5
3
刘润清等编.现代语言学名著选读[C].北京:测绘出版社.1988.
4
姜望琪.
Firth的语篇语义学思想[J]
.外国语言文学,2008,25(1):1-8.
被引量:3
5
尚智慧.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意义观之比较[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12.
被引量:3
6
Firth, J. R. A synopsis of linguistic theory, 1930 -1955 [A]. 1957a, reprinted in刘润清等编.现代语言学名著选读[C].北京:测绘出版社,1988.
7
Firth, J.R. Papers in Linguistics, 1934 - 1951[ 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7b.
二级参考文献
32
1
陈保亚.
二十世纪语言哲学的语言观分析[J]
.哲学研究,1997(3):47-54.
被引量:10
2
袁毓林.
关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思考[J]
.中国社会科学,1994(1):183-198.
被引量:49
3
文旭.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原则和方法[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34(2):90-97.
被引量:154
4
严世清,董宏乐,吴蔚.
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和应用——第六届全国功能语言学大会略介[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32(2):82-87.
被引量:49
5
王寅.
语篇连贯的认知世界分析方法——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对语篇连贯性的解释[J]
.外语学刊,2005(4):16-23.
被引量:110
6
李章印.
科学的本质与追思——海德格尔的历史性分析[J]
.哲学研究,2005(8):82-89.
被引量:11
7
束定芳.
认知语义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目标与方法[J]
.山东外语教学,2005,26(5):3-11.
被引量:23
8
卢卫中,路云.
语篇衔接与连贯的认知机制[J]
.外语教学,2006,27(1):13-18.
被引量:69
9
肖本罗,李彩红.
后期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观——维特根斯坦与言语行为理论问题[J]
.唐山学院学报,2006,19(2):57-60.
被引量:2
10
陈治安,文旭.认知语言学入门(导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共引文献
7
1
王珍.
哥本哈根学派与伦敦学派的对比分析[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20(1):23-25.
被引量:1
2
王爱丽,郑声滔.
意虽“重”,不译“重”——从heavy的汉译看译语词语的选择[J]
.现代交际,2012(4):38-40.
3
侯晓华.
20世纪主要西方语言学流派的语言意义观[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2):71-73.
4
马倩.
弗斯的语言学遗产——“语境理论”及其影响评述[J]
.现代语文,2018(7):187-191.
被引量:2
5
肖东,程霏,杨莽华.
福建贯木拱廊桥脊饰的语境探析[J]
.古建园林技术,2022,24(3):60-64.
6
叶丹敏.
论弗斯的意义观[J]
.家教世界,2014,0(2X):277-278.
7
王婕.
情景语境理论下政治演讲中的辩论话语研究[J]
.外语教育,2018,0(1):103-114.
1
吴小芳.
认知语言学意义观关照下的名词翻译[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4):174-176.
被引量:1
2
叶丹敏.
论弗斯的意义观[J]
.家教世界,2014,0(2X):277-278.
3
尚智慧.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意义观之比较[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12.
被引量:3
4
吴小芳.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汉语无主句英译——英语隐喻性无灵主语句之尝试[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18(1):29-30.
被引量:4
5
彭朝忠,卢庆生.
从认知语言学的意义观看译者的主体性[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4(5):140-144.
被引量:2
6
薛芬.
形义匹配视角下语言习得“悖论”的释读[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25(4):81-84.
湖南社会科学
2013年 第A0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