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科学进程中“默会知识”对范式的影响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范式”是库恩科学哲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它贯穿于库恩整个科学发展模式并在科学进程中占据主导地位。范式并非仅是理论规则做支撑,剖开解析“范式”可以发现一个很容易被传统思想忽略的但却非常重要的因素——“默会知识”,它是如何影响范式作用于科学进程的,在本文中将作浅析。
作者
张桢
刘锐
机构地区
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管理科学学院
出处
《湖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316-318,共3页
Social Sciences in Hunan
关键词
范式
默会知识
科学进程
分类号
B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5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郁振华.
波兰尼的默会认识论[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7(8):5-10.
被引量:250
2
迈克尔.波兰尼,个体知识[M].贵阳人民出版社,2000.
3
黄瑞雄.
科学知识到底是什么——波兰尼“信念科学知识观”评析[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21(4):19-24.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美国科学促进会.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1.22.
2
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3.
3
M Polanyi. Personal Knowledge.[M]. Harper & Row,Publishers, Incorporated. New York, 1964. 160-161.
4
波兰尼.个人知识[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5
戴维·林德伯格 王jun等(译).西方科学的起源[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序).14,367,3.
6
.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256、182.
7
迈克尔·波兰尼.自由的逻辑[C].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20.
8
.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298-299、379、284.
9
罗素.人类的知识[M].商务印书馆,1983..
10
肖广岭.
论科学中的信念[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22(4):35-42.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254
1
莫嘉琦.
基于默会认识论的舞蹈多元视觉美育发展路径[J]
.艺海,2023(12):64-68.
2
杨新华,陈小丽.
探究式教学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10):119-121.
被引量:1
3
徐雅萍.
教师的个人理论解读——基于默会知识的理解[J]
.教育发展研究,2005,25(20):73-77.
被引量:6
4
陈力,郁亮.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情境学习评估模型构建[J]
.商情,2008(3):156-157.
5
石美萍,赵静.
隐性教育观念——反思教师教育观念与行为脱节的一个新的视角[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23(6):15-17.
被引量:2
6
俞胜,洪晓楠.
论波兰尼的随机观[J]
.系统辩证学学报,2004,12(3):64-67.
7
范文贵.
默会知识观下的创新教育[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7(5):71-73.
被引量:8
8
孙占林.
从默会知识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瓶颈[J]
.教育发展研究,2004,24(7):35-37.
被引量:5
9
丁继安.
论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问题[J]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1):23-26.
被引量:24
10
晋荣东.
论现代逻辑的规范性及其问题[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6(6):86-93.
被引量:4
1
陈勇.
“我思”与“我在”何者优先?——对笛卡尔哲学第一原则的再认识[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4(6):39-46.
被引量:4
2
顾红亮.
魏源知识观新解[J]
.社会科学辑刊,2004(4):17-22.
3
顾红亮.
对德性之知的再阐释——论杜维明的体知概念[J]
.孔子研究,2005(5):105-111.
被引量:13
4
顾红亮.
知行合一论的梁漱溟进路[J]
.宜宾学院学报,2015,15(2):7-14.
被引量:1
5
谭笑.
默会知识带来的厚实认识论[J]
.读书,2013(10):59-66.
被引量:4
6
孔文清.
积习成德:主张、质疑与回应[J]
.思想与文化,2012(1):40-59.
7
蔡志栋.
含混与创见:孙中山认识论思想新探——兼论“孙文学说”的真实意蕴[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7(4):19-25.
被引量:1
8
曹建洲.
默会认识论与亲知、能力之知的默会维度[J]
.生活教育,2016,0(12):85-85.
被引量:1
9
曹建洲.
黙会认识论的启迪意义[J]
.中国培训,2016(2):224-224.
10
吴昕昀.
科学知识生产的“自祛魅”——回到库恩“学科基质”的科学知识研究[J]
.理论界,2008(3):124-125.
被引量:1
湖南社会科学
2013年 第A0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