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林地资源保护与开发中公共地役权制度的引入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我国林地产权制度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立法片面关注林地资源生态保护的单一公法管制模式已难以为继。以牺牲私权主体经济利益诉求来实现资源生态保护的方式,难以形成林地资源保护与开发的长效机制。本文拟从林地资源生态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双重属性入手,在分析现行公法管制立法模式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公共地役权制度的私权解决途径。
作者
韩英夫
机构地区
辽宁大学法学院
出处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44-146,共3页
Journal of Yunnan Institute of Socialism
关键词
林地资源保护
公共地役权
过度管制
分类号
D923.2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7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84
同被引文献
97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6
参考文献
9
1
沈文星,丁胜.
林地资源收益分配的法律探讨[J]
.林业经济问题,2001,21(4):202-205.
被引量:4
2
罗建.我国土地利用的过度管制问题——以公共地役权为解决方案[J].中国不动产法研究,2013(8).
3
肖建华,周训芳.
自然保护区集体土地管理与社区共管契约[J]
.求索,2009(2):5-7.
被引量:12
4
张鹏.
论“台湾法”中的“既成道路公用地役权”问题及其启示[J]
.台湾法研究学刊,2003(2):48-52.
被引量:2
5
[法]弗朗索瓦·泰雷,菲利普·森勒尔.罗结珍译.法国财产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213,594,593-594,421.
6
张寿民,俄罗斯法律发展史[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7
张红霄,杨萍.
公共地役权在森林生态公益与私益均衡中的应用与规范[J]
.农村经济,2012(1):60-64.
被引量:18
8
[英]巴里·尼古拉斯 黄风.罗马法概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9
黄锡生,蒲俊丞.
我国自然资源物权制度的总体构想[J]
.江西社会科学,2008,28(1):202-210.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27
1
黎元生.
农村土地市场发育滞缓的原因与对策[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28-32.
被引量:19
2
温世扬.
集体所有土地诸物权形态剖析[J]
.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5(2):39-43.
被引量:44
3
肖国兴.
论中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历史变迁[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0(6):19-25.
被引量:34
4
房绍坤,丁海湖,张洪伟.
用益物权三论[J]
.中国法学,1996(2):91-98.
被引量:65
5
尹田.
物权主体论纲[J]
.现代法学,2006,28(2):3-11.
被引量:63
6
周训芳,吴晓芙.
我国自然保护区土地权属法律制度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J]
.林业经济问题,2006,26(4):307-311.
被引量:17
7
周建华,温亚利.
中国自然保护区土地权属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J]
.环境保护,2006,34(11A):60-63.
被引量:32
8
汤长极.
对公共地役权立法的建议[J]
.中国土地,2006(12):35-36.
被引量:9
9
周训芳,徐丰果.
自然保护区土地管理制度创新与农民经济利益维护[J]
.求索,2007(4):15-18.
被引量:16
10
梅凤乔.《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与管理制度比较研究》,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2001年第62-63页.
共引文献
84
1
黄胜开,解悦乔.
民法典视域下保护地役权的构建探讨[J]
.前沿,2023(6):88-95.
2
冯令泽南.
自然保护地役权制度构建——以国家公园对集体土地权利限制的需求为视角[J]
.河北法学,2022,40(8):161-179.
被引量:11
3
冯乐坤.
继承权本质的法理透视[J]
.法律科学,2004,22(4):53-59.
被引量:14
4
常鹏翱.
论物的损坏与精神损害赔偿的关联——一种功能主义的诠释[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5,23(1):22-27.
被引量:31
5
高在敏,陈涛.
论“质、剂、契、券”不等于法律行为——对民事法律行为本质合法说质疑之四[J]
.法律科学,2002,20(6):67-82.
被引量:4
6
艾茜,王林清.
再看人格权[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5,23(2):34-43.
被引量:10
7
徐涤宇.
无因性原则之考古[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5,23(3):25-32.
被引量:10
8
朱玮.
取得时效期间的计算[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1(3):93-95.
被引量:1
9
方印.
自然资源物权的含义及基本特征新论[J]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1,23(1):5-12.
被引量:10
10
高在敏,陈涛.
法律行为在近代欧洲率先出现的原因辨析——对民事法律行为本质合法说质疑之五[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5,23(5):28-38.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97
1
刘连泰,左迪.
征收法上按公平市场价值补偿规则的白圭之玷——以美国法为例[J]
.浙江社会科学,2013(9):55-62.
被引量:7
2
潘景璐.
我国自然保护区土地权属问题和对策研究[J]
.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7(4):33-36.
被引量:10
3
李锴,张明.
我国森林采伐限额制度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
.江西社会科学,2004,24(12):242-246.
被引量:20
4
韩光明.
论作为法律概念的"意思表示"[J]
.比较法研究,2005,19(1):20-33.
被引量:16
5
连军豪.
广东红树林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
.广东科技,2005,14(11):37-38.
被引量:3
6
魏瑞芳,李文军.
保护管理权交易:非自然保护区所有的土地管理问题之探讨——以盐城自然保护区为例[J]
.资源科学,2005,27(6):95-102.
被引量:5
7
姬兆芬.
环境保护问题的法律调整模式分析[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4(2):32-35.
被引量:4
8
缪绅裕,陈桂珠.
全球红树林区系地理[J]
.植物学通报,1996,13(3):6-14.
被引量:10
9
曹树青.
环境地役权探究[J]
.科技与法律,2006(4):116-121.
被引量:13
10
周训芳.
论林地地役权[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2):107-111.
被引量:23
引证文献
4
1
黄胜开.
林地资源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的冲突与协调——以公共地役权为视角[J]
.理论月刊,2018(8):138-144.
被引量:11
2
王振标,彭华.
红树林地法律保护中的财产权限制与补偿——基于管制性征收的分析视角[J]
.林业经济问题,2018,38(3):31-38.
被引量:10
3
李丽,张安录.
轮作休耕及其补偿的法律意蕴、法理证成及入法进路[J]
.中国土地科学,2021,35(11):27-35.
被引量:8
4
罗姮,李林林,叶艳妹.
国内保护地役权研究评述:内涵阐释、作用机理与实践初探[J]
.中国土地科学,2023,37(1):124-132.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36
1
杨远舟.
耕地保护补偿制度的解析与重构[J]
.中国不动产法研究,2024(1):18-42.
被引量:1
2
张壮,赵红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林业政策的演变特征与变迁启示[J]
.林业经济问题,2018,38(4):1-6.
被引量:18
3
刘明明,卢群群,杨纪超.
论中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J]
.林业经济问题,2018,38(5):1-9.
被引量:27
4
刘尉,黄新宇.
强制地役权的内涵及功能价值研究[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20,19(2):32-36.
5
许乃军.
林业自然保护区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协调统一的策略[J]
.经济师,2020(9):285-286.
被引量:1
6
康茜,张红丽,林光华.
产权认知对农田防护林承包意愿的影响——基于新疆五个集体林改试点县[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0,34(11):22-28.
被引量:4
7
潘佳.
管制性征收还是保护地役权:国家公园立法的制度选择[J]
.行政法学研究,2021(2):76-84.
被引量:19
8
李祎恒,徐子萱.
农地被动栖息地化过程中的管制性征收问题研究[J]
.林业调查规划,2021,46(3):79-84.
被引量:2
9
谢福荣.
红树林地区法律保护的财产权补偿公正性研究[J]
.农业经济,2021(6):101-103.
10
洪怡.
绿色视野下的林地生态保护制度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16):43-45.
1
曹明海.
加强林地管理 保护林地资源[J]
.内蒙古林业,1991(12):7-18.
被引量:1
2
汤长极.
对公共地役权立法的建议[J]
.中国土地,2006(12):35-36.
被引量:9
3
马东.
《关于审理破坏林地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解析[J]
.人民司法,2006(2):13-14.
4
高建邻.
森林公安执法再添新利器——浅谈学习《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林地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一些体会[J]
.绿化与生活,2006(1):13-13.
被引量:1
5
郑风田.
隐性高耗与“另一个日本”[J]
.人民论坛,2010(4):40-41.
6
黄宗华.
最高法院出台破坏林地资源刑事案件量刑标准[J]
.广西林业,2006(2):16-17.
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林地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J]
.绿化与生活,2006(1):12-12.
被引量:1
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林地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5]15号)[J]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6(2):16-17.
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林地资源刑事 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J]
.天津检察,2006(1):68-68.
10
高建邻.
以案说法农用地不得非法占用[J]
.绿化与生活,2003(4):9-10.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