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0年第4期93-94,共2页
Journal of Yangzhou University(Higher Education Study Edition)
同被引文献15
-
1彭丽.如何开好主题班会[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2(8):43-44. 被引量:1
-
2纪安辉.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几点体会[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1):72-73. 被引量:4
-
3贾玉香.主题班会及其形式[J].班主任,2006(5):29-30. 被引量:7
-
4邱荣斌,彭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特点及其对策探讨[J].高教研究(西南科技大学),2006,22(1):64-66. 被引量:45
-
5魏伟,王玉辉.班会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J].中国冶金教育,2006,11(3):56-57. 被引量:2
-
6颜伟.大学生安全问题浅析[J].高教研究(西南科技大学),2006,22(2):64-66. 被引量:18
-
7温天山.高职生主题班会建设初探[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9(1):124-126. 被引量:12
-
8赵大柱,薛薇.新形势下对主题班会的几点思考[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7,21(2):67-68. 被引量:18
-
9徐晓钟.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主题班会策划琐谈[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7,27(5):107-109. 被引量:6
-
10刘晓华.高职学生研讨式主题班会实践与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9(2):19-20. 被引量:7
引证文献7
-
1柴潇妍.浅谈高校学生管理中班会的功能与组织形式[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8):70-71. 被引量:2
-
2魏伟,王玉辉.班会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J].中国冶金教育,2006,11(3):56-57. 被引量:2
-
3温天山.高职生主题班会建设初探[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9(1):124-126. 被引量:12
-
4姜莉莉.浅谈如何开展大学生主题班会[J].吉林教育(中小学教育),2010(9):126-126. 被引量:5
-
5黄方千,杨东洁,雷杰.主题班会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舞台[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7(4):77-79. 被引量:1
-
6庄玲红.主题班会—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J].现代职业教育研究,2009,0(3):58-61. 被引量:3
-
7苏蓉,袁雅茹,王振文.大学生主题班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教育新探索(亿科),2021,3(1):29-29.
二级引证文献23
-
1柴潇妍.浅谈高校学生管理中班会的功能与组织形式[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8):70-71. 被引量:2
-
2陈艳.心理辅导融入型班会课的模式探究[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9(2):60-62. 被引量:4
-
3史敏.试论职业院校主题班会的建设[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4(6):26-27. 被引量:10
-
4仇志熠.浅谈如何开展主题班会活动[J].内江科技,2010,31(3):45-45. 被引量:15
-
5谢长旺,安扬,柳敏.高校主题班会建设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29):175-176. 被引量:26
-
6王秋石,张娟娟.浅析大学生成长教育主题班会[J].学理论,2011(23):239-240. 被引量:2
-
7王志松.高职院校主题班会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1(10):22-23. 被引量:5
-
8聂久胜.高校主题班会研究述评[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3(5):50-52. 被引量:34
-
9胡建红.班主任在高职学生性教育中的主导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2):244-244.
-
10艾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模式创新的实证研究[J].广西教育,2012(7):71-72. 被引量:8
-
1刘红丽.年级组在多校合并后的农村初中里的德育作用[J].经营管理者,2009(9X):224-225. 被引量:1
-
2李纯安.高中年级管理策略探索[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0(10):110-111.
-
3赵红梅.备战高考 且行且思[J].教育艺术,2015(8):25-25.
-
4王立涛.毕业年级管理工作浅谈[J].班主任,2000(3):27-28.
-
5仲倩,李红新.构建年级管理信息化平台 开创高校学生管理新模式[J].科技创新导报,2010,7(2):196-196. 被引量:7
-
6何汝玉.我是年级的圆心[J].师道(人文),2000(12):24-25.
-
7高民选,申升旗.农村中学实行年级管理的现状与思考[J].陕西教育(教学),2003(5):12-12. 被引量:1
-
8王燕.初中生分年级管理模式初探[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1999,21(4):82-84.
-
9南枫.引领三年发展,给力一生幸福[J].华人时刊·校长版,2013,0(9):70-71.
-
10袁昌玉.高校年级管理模式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7(35):68-70.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