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浅析“混水式做空”折射出的融资融券法律制度缺陷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长期以来,“做空”都是资本市场热议的话题。机构或利益团体利用“揭短”打压股价,然后再赚取差价的“混水式做空”在美国市场由来已久,而在当前中国A股市场“混水式做空”亦屡见不鲜,例如北京中能兴业公司与证券市场周刊报道康美药业存在虚构土地等多种问题,使得康美股价在短时间内快速下跌。但“混水式做空”是否“合法”,一直存有争议。
作者 陈东
机构地区 中国海洋大学
出处 《时代经贸》 2014年第6期167-167,169,共2页 TIMES OF ECONOMY & TRAD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14

  • 1刘云亮.论我国证券融资融券业务的法律制度[J].行政与法,2009(1):74-78. 被引量:8
  • 2李昆鹏,董本军.融资融券:发展我国资本市场的适时之举[J].国际融资,2006,17(6):27-29. 被引量:11
  • 3申屠青南.《国务院同意推出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中国证券报》,2010.1.9.
  • 4申屠青南.《去年资本市场发展实现新突破》,载《中国证券报》2010年1月15日.
  • 51998年《证券法》第35条.
  • 61998年《证券法》第141条.
  • 72005年《证券法》第42条.
  • 82005年《证券法》第142条.
  • 92008年4月25日国务院发布的《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第56条.
  • 10廖建求.《法学语境下的信用矫正机制》,载经济法网,http://www.cel.cn/show.asp?cjd=102&c-upid=97&c-grade=3&a_id=11593,2010年1月27日访问.

共引文献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