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1-52,共2页
China Higher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18
-
1于谨凯,侯瑞青.西方经济学教学体系的演进路径及教学模式优化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1(3):73-75. 被引量:1
-
2朱云仙,真虹.中美高校教材选用方式之比较[J].交通高教研究,2004(6):104-105. 被引量:9
-
3许敏兰.《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特点及教学改革[J].理工高教研究,2004,23(6):86-87. 被引量:9
-
4张景新.经济学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6(3):60-64. 被引量:3
-
5王勇.中外经济学教材比较[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36-37. 被引量:1
-
6于秀玲,闫珂柱.关于高校教材编写存在问题的新思考[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18(5):59-61. 被引量:6
-
7马中东.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国际化接轨问题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6):125-127. 被引量:2
-
8卫兴华.对当前高校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现状的一些看法[J].高校理论战线,2007(8):25-30. 被引量:23
-
9王英姿,耿香玲.经济学教学中案例的选择与教学初探[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7,21(6):98-101. 被引量:11
-
10吴宇,张月敏,王定毅."四段式"教学模式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03):118-121.
引证文献5
-
1于谨凯,侯瑞青.西方经济学教学体系的演进路径及教学模式优化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1(3):73-75. 被引量:1
-
2康锋莉.西方经济学教学如何走出“李嘉图恶习”[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18(5):48-50. 被引量:5
-
3徐秋慧.中美大学经济学教材比较[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1,14(1):29-33. 被引量:4
-
4刘树林,温家明.微观经济学教学体系重构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5,12(12):101-102.
-
5张振强.微观经济学的探讨与实践——基于“四段式”教学模式[J].中国集体经济,2016(13):153-15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1
-
1易杏花,刘云忠.让“沉闷”的经济学生动起来——《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2):176-177. 被引量:17
-
2王超.对数学在经济学中运用的思考——从“李嘉图恶习”谈起[J].知识经济,2009(10):17-17.
-
3赵栋强.“西方经济学”教改中存在的问题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8):86-87. 被引量:13
-
4艾志红.“教”与“学”相结合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以金融学专业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12):180-181. 被引量:3
-
5王鲁.对成人高等教育“经济学基础”教材建设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3(12):134-136.
-
6刘丹.西方经济学课程与教材的国际化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27(2):62-63.
-
7李芸,覃斌毅.高等师范院校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教材的比较分析与思考——以广西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所用的教材为例[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4,35(2):47-50.
-
8李景海.自主学习形成性评价与实现机制的探讨[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15,18(1):93-96. 被引量:5
-
9刘树林,温家明.微观经济学教学体系重构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5,12(12):101-102.
-
10张昌兵,任莉.论大学教材市场的健康发展[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5(7):32-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