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张资平小说创作的模式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作为一个作家,张资平是极为平平的;而作为一种现象,张资平却是非常突出的。在文学创作中对性意识竭力张扬,把性描写的透明度极大增强的,当首推张资平。张资平的创作模式是很清楚的,视点:抛开纷繁的社会联系,紧紧抓住人的原始本能进行描写;情节:以性欲为中心的多角恋爱故事,并佐之以强烈的变态刺激;人物:他们的社会属性、性格特征都不重要,鲜明的只是性别,而且他们全都是"性的屈服者"。张资平模式没有揭示出人与历史文化的必然关系,没有显示出"人是文化的动物"的丰富内涵,没有体现出性意识在人生和时代发展过程中的升华。在审美与认识的倾斜中陷入困惑的张资平,只能在文学史上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
作者 张海鹏
出处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139-142,共4页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Chinese Edi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42

  • 1李存煜,徐荣街.张资平论[J].中国文学研究,1996(3):72-81. 被引量:6
  • 2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 3李长之.张资平恋爱小说的考察[J].清华周刊,1934.
  • 4张资平.约伯之泪[A].不平衡的偶力[C].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
  • 5张资平.苔莉[J].创造月刊,(6).
  • 6张资平.性的屈服者[A].张资平作品精选[C].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
  • 7张资平.我的创作经过[A].资平自选集[C].上海:乐华图书公司,1933.
  • 8霭理士.性心理学[M].潘光旦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 9张资平.小说研究法[J].国民文学,1934.
  • 10张资平.爱之焦点[J].创造月刊,(4).

共引文献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