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2000年第12期24-25,31,共3页
World Standardization & Quality Management
同被引文献546
-
1卢荣椿,苗苗,孔皓,张缦,杨海瑞.260t/h CFB锅炉烟气脱硫超低排放技术研究[J].洁净煤技术,2020(S01):195-199. 被引量:3
-
2曹西,缪昌铅,潘海涛.基于碳排放模型的装配式混凝土与现浇建筑碳排放比较分析与研究[J].建筑结构,2021,51(S02):1233-1237. 被引量:43
-
3夏熙,郭再萍,高瑞芝.碱性Zn/MnO_2电池的技术进步与发展潜力(1)[J].电池工业,1998,3(5):131-137. 被引量:6
-
4马琳,刘雷,魏骑智.利用粉煤灰和电石渣生产加气混凝土砌块[J].中国氯碱,2004(2):32-34. 被引量:5
-
5姜德义,苍大强,关生林,吴红,崔素萍,王志宏.北京典型水泥企业生产过程环境负荷评价[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30(4):36-39. 被引量:3
-
6周哲,刘征,李有润,胡山鹰,陈定江.系统集成方法在磷煤化工生态工业示范基地规划中的应用[J].现代化工,2005,25(z1):1-4. 被引量:3
-
7乔琦,刘景洋,孙启宏.生命周期评价在我国的应用[J].产业与环境,2003,25(S1):90-93. 被引量:11
-
8任苇,刘年丰.生命周期影响评价(LCIA)方法综述[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2,19(3):83-86. 被引量:15
-
9洪玉忠.探讨FFU净化单元在生物制药洁净室的应用[J].医药工程设计,2008,29(6):44-47. 被引量:6
-
10王微,林剑艺,崔胜辉,吝涛.碳足迹分析方法研究综述[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7):71-78. 被引量:212
引证文献50
-
1乔琦,刘景洋,孙启宏.生命周期评价在我国的应用[J].产业与环境,2003,25(S1):90-93. 被引量:11
-
2王兴润,买帅,马丽娜,颜湘华,农泽喜,翟亚丽.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置优化研究及生命周期评价[J].环境工程,2011,29(S1):256-259. 被引量:3
-
3周晓霞,宋子岭.两种混凝土的生命周期评价[J].环境工程,2009,27(S1):472-475. 被引量:6
-
4何珍,吴创之,赵增立.1MW循环流化床生物质气化发电系统的碳循环[J].太阳能学报,2006,27(3):230-236. 被引量:2
-
5陈冬冬,高旺盛,陈源泉.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6,17(10):1983-1988. 被引量:52
-
6张显军,任珺,陶玲.Zn-Mn干电池生命周期影响评价[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6,25(6):109-111.
-
7何珍,吴创之,阴秀丽.秸秆生物质发电系统的碳循环分析[J].太阳能学报,2008,29(6):705-710. 被引量:7
-
8秦珺靖.燃油汽车与清洁汽车对环境影响的比较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7):168-169.
-
9陈伟珂,罗方.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的建筑能耗问题研究[J].建筑科学,2008,24(10):23-27. 被引量:14
-
10邓中美.节能省地型住宅开发的生命周期评价[J].住宅产业,2006,0(6):99-100.
二级引证文献272
-
1范明炀,于志强,杨红程.水力发电的生命周期评价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20,20(6):161-163. 被引量:1
-
2董宇潇.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绿色建筑建造管理要点研究[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3(14):101-103.
-
3倪建东.论钢铁中的固废在水泥行业中的应用及研究[J].冶金管理,2021(23):140-141. 被引量:1
-
4陈天柱,张鑫,林忠平.风机过滤单元的能耗估算模型[J].洁净与空调技术,2020(2):102-106. 被引量:2
-
5孔若琪,崔琳,董勇.机器学习算法在脱硫系统智能运行及优化中的应用[J].洁净煤技术,2023,29(S02):406-414.
-
6廖子莹,张焕军,韩曙光,潘正国,李轶.典型蓝藻处理装备的生命周期评价[J].环境工程,2023,41(6):143-150.
-
7彭玉洁,楚东晓.产品生命周期视角下可持续包装设计策略研究[J].包装工程,2023,44(S02):181-187. 被引量:3
-
8石福周,崔武军,段伟,胡立卓.低碳减排沥青及评价体系研究综述[J].工业建筑,2023,53(S02):57-61. 被引量:1
-
9陈文学,田雨露,齐黎明.油气开采行业碳排放核算标准研究[J].国际石油经济,2023,31(6):70-80. 被引量:1
-
10郝丽,孙娴,姜创业,巩祥夫.西安市生活垃圾处理温室气体排放及减排策略[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S2):42-45. 被引量:6
-
1宋江敏,陈庄,韩逢庆.基于产品多生命周期工程的产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重庆工业管理学院学报,1999,13(3):44-47. 被引量:5
-
2N.Warburg,A.Braune,P.Eyerer,C.Herrmann,N.Gallon,温雪峰,李金惠.信息与通讯技术产品的环境指标——基于四个阶段的实践方法[J].家电科技,2006(2):64-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