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药临方炮制分析与探讨
被引量: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传统中医历来讲究辨证论治、因病施治、随方组药,强调以个体为主,对中药饮片的品种和炮制方法有较高的要求,因此中医临床临证需要的中药炮制品种丰富多样。中药临方炮制必须在遵循中医药传统理论精髓和继承中医药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引进现代设备和现代科学技术,使炮制质量更稳定,工艺更简便易操作,污染更小,效率更高,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炮制体系。
作者
李清
机构地区
菏泽市中医医院
出处
《河南中医》
2014年第4期587-588,共2页
Hen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中药
临方炮制
实付
处方应付
分类号
R284.2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42
同被引文献
139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95
参考文献
8
1
朱翠霞,张洪利,康大力.
不同炮制方法对黄连抗菌活性的影响[J]
.中药材,2009,32(6):865-866.
被引量:14
2
钱秀中.
中药醋制原理探析[J]
.中医研究,2007,20(5):33-34.
被引量:7
3
杨宝龙,单镇.
中药炮制解毒去毒机理[J]
.山西中医,2006,22(3):45-46.
被引量:7
4
汪燕.荔枝核宜醋炙[J].中国中药杂志,1998,23(10):605.
5
王绚,蔡宝昌.
中药炮制研究的现状与思路[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22(2):12-14.
被引量:10
6
吕文海.苦杏仁处方应付的实验分析.中药通报,1985,10(9):17-18.
7
高立栋.
医院药学管理现状与对策[J]
.医药导报,2001,20(11):730-731.
被引量:6
8
李清.
中药炮制品鉴定浅探[J]
.山东中医杂志,2011,30(5):342-343.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张志梅,马仲金.
黄连炮制与应用[J]
.新中医,2004,36(7):72-72.
被引量:15
2
陈秋潮.
药学监护是临床药学的重要内容[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6,16(9):393-394.
被引量:69
3
李蓉.
医院药师职能转变之我见[J]
.药学实践杂志,1996,14(5):308-310.
被引量:1
4
吴永佩,汤光,颜青.
医院药学的建设与发展方向[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6,16(12):564-568.
被引量:9
5
宋磊,丁安伟,黄海燕.
女贞子炮制工艺的研究[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7,18(1):64-65.
被引量:8
6
王存琴,龙泉江.
甘草炮制的文献研究[J]
.甘肃中医,2007,20(3):42-44.
被引量:23
7
廖庆文,樊冬丽,肖小河,罗杰英,刘绍贵,鄢丹,马永刚.
不同黄连炮制品HPLC指纹图谱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3):210-214.
被引量:34
8
朱梅芬,刘向前,吴柱熹,陆昌洙,崔胡荣,李济铉.
地黄的炮制对梓醇和5-羟甲基糠醛含量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2):1155-1157.
被引量:40
9
中国药房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0年第一季度药品质量抽样检验公报[J].中国药房,2000,11(3):3-3.
10
韦敏.
不同炮制方法对浙贝母中贝母素含量影响的研究[J]
.中药材,2008,31(8):1129-1130.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42
1
穆成林,周欣,卢焘韬,王雪莲,唐丽婧,张琳,杨荣平.
基于HPLC与化学计量学方法的姜黄连饮片指纹图谱研究[J]
.中药材,2019(9):2086-2090.
被引量:2
2
何瑞婷,董雪静,王颖,傅鹏.
民族清热药的炮制药理研究进展[J]
.壮瑶药研究季刊,2020(1):19-23.
被引量:1
3
何紫涵,赵焕君.
从“酸入肝”探讨醋制中药炮制理论[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9,28(12):15-18.
被引量:8
4
祖炬雄,杨芳.
试论中药材的传统采制与生产现代化[J]
.现代中医药,2005,25(2):54-56.
被引量:2
5
揭金阶.
药价虚高的原因及其对策[J]
.医药导报,2005,24(12):1193-1194.
被引量:1
6
杨国营,侯士良.
“用时捣碎”中药的临床意义分析[J]
.河南中医,2006,26(1):74-75.
被引量:2
7
吴志成,樊伟.
医院药械科建设现状及对策[J]
.东南国防医药,2006,8(2):104-105.
被引量:3
8
马东艳,马东君.
加强政府在医疗改革中主导作用的对策研究[J]
.重庆社会科学,2006(10):113-114.
被引量:2
9
朱敬,娄红祥.
中药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其预防[J]
.中国药物警戒,2007,4(2):107-110.
被引量:12
10
胡学民,李荣,沈岚.
医院药学人力资源的构建与培养[J]
.现代医院,2007,7(7):102-103.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139
1
刘忠杰,韩顺意,张南方.
彭银亭老师的炮制加工经验[J]
.中医药学报,2009,37(1):67-68.
被引量:2
2
傅文录.
临床应用大方的思路与方法[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5):6-8.
被引量:6
3
钟赣生,李少华.
《神农本草经》的药物成就[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7):390-392.
被引量:26
4
薛飞飞,陈家旭.
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形成和发展[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10):658-661.
被引量:15
5
何蔚,任麒,沈慧凤.
固体制剂用新辅料的开发[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6,37(12):844-849.
被引量:10
6
刘保延.
有关辨证论治临床评价若干问题的思考[J]
.中医杂志,2007,48(1):12-14.
被引量:55
7
王初.
中药饮片临方炮制浅析[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7,23(4):264-265.
被引量:2
8
王信,袁丹凤.
浅析中药临方炮制的临床意义[J]
.中国药房,2007,18(21):1677-1679.
被引量:17
9
刘怡,冯怡,徐德生.
中药制剂技术研究应关注提取物的物理性质[J]
.中成药,2007,29(10):1495-1498.
被引量:22
10
李学林,刘瑞新.
试论“丸者,缓也”[J]
.中国药房,2008,19(24):1917-1919.
被引量:24
引证文献
11
1
刘柏年,张我素.
粒细胞发光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应用[J]
.天津医药,2000,28(4):199-203.
被引量:1
2
王小英,冯积容,夏荃.
医疗机构开展中药临方炮制的意义[J]
.今日药学,2018,28(12):861-864.
被引量:8
3
李云鹤.
中药调配临方炮制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4):195-196.
被引量:14
4
张铭玉,陈武生.
医院开展中药饮片临方炮制工作探讨[J]
.海峡药学,2017,29(12):49-51.
被引量:8
5
张好华.
中药调配临方炮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分析[J]
.中国民康医学,2019,31(7):128-129.
被引量:2
6
许润春,贺亚男,朱志,何仲清,俸世洪,胡昌江.
试论膏滋剂与中药“大方、复法”的天作之合[J]
.中药与临床,2019,10(1):30-33.
被引量:1
7
黄雨威,黄水红,张义生.
规范化开展医院中药临方炮制工作探讨[J]
.中国药业,2020,29(2):18-21.
被引量:12
8
孙乾,王振涛.
王振涛教授应用水丸剂防治心血管病经验[J]
.中医临床研究,2020,12(15):4-5.
被引量:1
9
刘琪.
应用SWOT法分析某院临方炮制工作的发展对策[J]
.中国处方药,2021,19(3):45-47.
被引量:2
10
田侃,杨毅,贺云龙,白庚亮.
医疗机构临方炮制中药饮片制度评鉴[J]
.中国医院,2016,20(5):74-76.
被引量:18
二级引证文献
95
1
王三成.
中药临方炮制的疗效分析[J]
.内蒙古中医药,2023,42(12):133-135.
2
李丹.
中药炮制对中药质量及药效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3):19-21.
3
徐星国.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前后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的意义[J]
.齐鲁护理杂志(上旬刊),2011,17(11):123-124.
4
刘柏年,张我素.
粒细胞发光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应用[J]
.天津医药,2000,28(4):199-203.
被引量:1
5
王小英,冯积容,夏荃.
医疗机构开展中药临方炮制的意义[J]
.今日药学,2018,28(12):861-864.
被引量:8
6
王红丽,孙志海,刘现磊.
对我院中药饮片处方常见问题的点评与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9):141-143.
被引量:10
7
郭传彬.
浅谈医院药房中药饮片临方炮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15-17.
被引量:4
8
田侃.
《中医药法》立法创新之评价[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8(1):20-25.
被引量:22
9
张万琼.
中药饮片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及其预防措施[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21):81-82.
被引量:7
10
陈转艮,廖敦,丁少波,梁淑贞.
中药调配临方炮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15):88-89.
被引量:12
1
王信,袁丹凤.
浅析中药临方炮制的临床意义[J]
.中国药房,2007,18(21):1677-1679.
被引量:17
2
王友昌.
中药临方炮制的意义与现状[J]
.今日健康,2014,13(10):277-277.
被引量:2
3
林雪芳.
医院中药调配临方炮制的必要性[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2):235-235.
被引量:15
4
蒋立春.
调配“临方炮制”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8):239-240.
被引量:7
5
黄瑞芹,李春瑜.
浅谈中药应付与实付[J]
.黑龙江中医药,2004,33(1):50-50.
6
黄清杰.
中药临方炮制不可废[J]
.甘肃中医,2009,22(11):49-50.
被引量:5
7
苟志林,曹大春,刘玉芬,祝之友.
中医医院积极开展中药临方炮制的思路与方法[J]
.光明中医,2016,31(3):431-432.
被引量:12
8
能海霞.
充分认识中药临方炮制的重要性[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0(46):138-138.
被引量:8
9
杨艳平.
基层医院中药临方炮制的问题及建议[J]
.中国医药导刊,2010,12(1):124-125.
被引量:3
10
钱荣军.
浅谈中药的临方炮制[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21(2):115-115.
被引量:2
河南中医
201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