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发病急,病情危重,变化快,多有意识障碍,以昏迷为主,吞咽及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伴有舌后坠,呼吸道分泌物容易堵塞气道,至使缺氧窒息,甚至有死亡的危险。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通畅关系到重要器官功能保障和急救能否成功的首要环节。在人工气道未建立前,建立过渡性气道,置入口咽通气管是急救的重点[1]。口咽通气管是一种无创性的通气导管,可以防止舌后坠、舌咬伤,有利于通过其吸痰,清除气道分泌物,能在数秒内获得通气,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患者供氧[2]。而传统经鼻(口腔)插入吸痰管吸痰,在下送过程中容易盘曲受阻,导致吸痰成功率下降,再次重复插入易造成口鼻腔黏膜受损,使吸痰时间延长,延误抢救。
出处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7期133-134,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Nervous Disea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