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能否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中国梦能否实现。在坚持和发展的过程中,面临价值观和文化思潮多元化、理论与实践相背离和教条式误读的挑战和困境。为了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需要遵循一元化指导、科学性和创新性三原则。
作者
杨成敏
机构地区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4-28,共5页
Truth Seeking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研究"(12BZX012)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一元化指导原则
科学性原则
创新性原则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007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危兆盖.警惕历史虚无主义思潮[N].光明日报,2005-03-15(9).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3
黄明理,刘小华.
论制约马克思主义掌握群众的因素[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3):293-298.
被引量:5
4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
黄明理,周晶.
论主体论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眼界与境界[J]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2):1-5.
被引量:12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68.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6.
9
[法]让-保罗·萨特.辩证理性批判(上卷)[M].林骧华等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陈卫平.
创新: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品格[J]
.学术界,1998(5):1-7.
被引量:2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52.
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25.
4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
5
[3]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6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5.
7
[3]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374.
8
[6]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2卷[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217.
9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0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共引文献
10078
1
时统君.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述评[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9,10(6):26-28.
被引量:3
2
张明伟.
军队干部道德建设方式创新思考[J]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2004,5(2):18-22.
3
黄祥红.
一脉相承 原则永存——从《共产党宣言》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J]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2004,5(1):20-23.
4
陈树林.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深层解读[J]
.学习与探索,2004(4):27-29.
被引量:7
5
李默海.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与中国现代国家之建设[J]
.求实,2004(8):4-6.
6
路爱林.
邓小平对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创新与发展[J]
.求实,2004(8):7-10.
被引量:1
7
黄大建.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科学性解析[J]
.求实,2004(8):15-17.
8
李曜,刘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党的现代化建设[J]
.江西社会科学,2004,24(7):54-57.
9
颜长青,刘俊.
论公平与效率辩证统一的自觉性[J]
.江西社会科学,2004,24(7):114-117.
10
初文杰.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定位与人的全面发展[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4,25(4):121-123.
被引量:5
1
安学斌.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一元化[J]
.云南社会科学,2003(3):21-24.
被引量:6
2
王勇.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问题探析[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0,14(5):16-18.
被引量:1
3
王菲.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09(33):104-104.
被引量:1
4
薛改辉.
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遵循的原则[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10):16-17.
5
张锴.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J]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26(4):45-48.
6
仝双印.
和谐社会视域中的道德建设[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4(3):1-4.
7
范志轩,唐自力.
略论邓小平创新思维的三原则[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5):29-32.
8
蔡杰,林建生.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J]
.江南论坛,2005(4):11-11.
9
李砚忠.
论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内涵、特征与现实意义[J]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6(1):112-116.
被引量:1
10
贾松青.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及其一元化指导地位[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5):1-4.
被引量:3
求实
201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