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重探究、重应用、重体验——研究性学习法的具体举例——以高等数学课程为例 被引量:10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心正在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在高等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方法的探讨,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疑对培养创新型、应用性、高质量的人才是一条重要的途径.虽然研究性学习法在课堂教学改革中一直在发展,但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课堂教学也蕴含着新的要求、新的问题.因此进一步探讨研究性学习法的新思路、新模式,新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出处 《数学教学研究》 2014年第2期45-49,55,共6页
基金 浙江省2014社会规划课题项目 2013年浙江省基础数学《省重点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子项目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41

  • 1高雪芬,胡觉亮.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素质——我校开设“数学与科学进步”课的具体做法[J].大学数学,2006,22(1):126-129. 被引量:6
  • 2程向阳.差异教学模式及其实践与反思[J].中国教育学刊,2006(4):39-42. 被引量:30
  • 3张禾瑞 郝炳新.高等代数(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 4陈鼎兴.数学思维与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 5[日]高桥浩.怎样进行创造性思维[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7..
  • 6任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 7北京大学数学系几何与代数教研室代数研究小组.高等代数(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 8解恩忠.大学生素质读本[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 9宣本金.大学微积分可视化教学实践[G] //大学数学课程报告论坛组委会.大学数学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2008.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 10斯滕博格RJ.成功智力[M].吴国宏、钱文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16-117.

共引文献51

同被引文献38

引证文献10

二级引证文献2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