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天问》看周代楚与吴越之关系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参照《天问》等古籍,可知周代楚与邻国吴越既有战争又有合作,其中楚与吴的战争更多一些,楚与越虽然和平相处的时期更长一些,但其间也有矛盾和摩擦。人才流动促进了楚与吴越的文化交流、融合。
作者
刘健
机构地区
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27-28,共2页
Journal of Liaoning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天问》
楚与吴越关系
文化交流
分类号
K2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93
同被引文献
17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6
1
林家骊.楚辞[M].北京:中华书局,2010:32-186.
2
西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
东汉·赵晔.吴越春秋[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4
清·洪亮吉.春秋左传诂[M].北京:中华书局,1987.
5
徐元诰.国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2..
6
宋·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15,47,10,2-3,15-16,3,12-13,17,6,36-37,27-29.
共引文献
493
1
张节末,杨辉.
“移风易俗”:中国古代的审美意识形态命题[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4(5):35-43.
被引量:7
2
欧阳祯人.
孟子的人格自由论研究[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7(5):612-617.
被引量:4
3
王树民.
文字记载中的史前时期历史[J]
.河北学刊,2005,25(1):148-155.
被引量:1
4
刘文斌.
《晏子春秋》的文学史意义[J]
.齐鲁学刊,2005(3):74-77.
被引量:3
5
葛刚岩.
竹简《文子》“天王”考[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58(6):768-773.
被引量:2
6
赵逵夫.
论先秦时代的讲史、故事和小说[J]
.文史哲,2006(1):53-58.
被引量:15
7
陈冬.
从《小雅》看西周末期宗亲基础瓦解之先声[J]
.北方论丛,2006(1):16-20.
8
刘家和.
中西古代文明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再思考(专题讨论)——关于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特点的几点思考[J]
.河北学刊,2006,26(3):91-94.
被引量:10
9
秦平.
试论春秋的世子制度[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59(3):293-297.
被引量:1
10
曾繁仁.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与当代生态文化建设[J]
.文史哲,2006(4):5-11.
被引量:48
同被引文献
176
1
王倩予.
《天问》解题衍义[J]
.社会科学研究,1999(3):134-136.
被引量:5
2
闻婧.
由受动性看《湘君》内外之美[J]
.长治学院学报,2014,31(3):67-70.
被引量:1
3
罗漫.
《天问》的博问与多重价值[J]
.社会科学战线,1993(4):224-229.
被引量:2
4
张逸,张梦妮.
透过审美文化视角看楚舞的艺术特色[J]
.湖北社会科学,2014(6):196-198.
被引量:3
5
肖献军.
论二妃意象的形成及在唐代湖湘地区的流传与新变[J]
.湖湘论坛,2014,27(5):92-95.
被引量:1
6
鲜于煌.
试论屈原《天问》对三峡土家族“盘歌”的影响[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32-35.
被引量:2
7
李川.
《天问》“文义不次序”问题谫论[J]
.文学遗产,2009(4):13-22.
被引量:3
8
代生.
《楚辞·天问》所见夷夏关系及其考古学印证[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2):35-38.
被引量:1
9
汤漳平.
《天问》与上博简《凡物流形》之比较[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2):79-83.
被引量:6
10
代生,江林昌.
出土文献与《天问》所见商末周初史事[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9(1):125-129.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艾欣.
《天问》研究综述[J]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2020(2).
被引量:2
2
方铭,舒鹏.
2014年屈原及楚辞研究综述[J]
.云梦学刊,2017,38(5):53-6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4
1
李有梁.
李元度诗文的屈骚情结[J]
.云梦学刊,2018,39(3):15-20.
被引量:2
2
黄素玲.
论屈原的伟大人格和楚辞的独特气质[J]
.当代旅游,2017,0(12):269-269.
3
刘子铎,钟莹.
论“意象”结合音乐创作——以徐振民《登幽州台歌》为例[J]
.黄河之声,2023(13):94-97.
4
方铭,于静.
2020年屈原及楚辞研究综述[J]
.云梦学刊,2024,45(3):29-42.
被引量:1
1
张峰,李宏亮.
战国时期人才的诞生与流失[J]
.兰台世界(下旬),2014,0(8):42-43.
2
冯庆余,阎忠.
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才流动[J]
.史学集刊,1991(1):7-13.
被引量:2
3
马植杰.
答季为章“读诸葛亮论”[J]
.史学月刊,1957(9):36-38.
4
高福顺.
辽代生女真与高丽的隶属关系[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1998,17(4):19-25.
被引量:1
5
赵泽斌,张利洁.
唐太宗时期的和亲政策刍议[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19(4):7-11.
被引量:1
6
白龙恩.
和平时期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关系初探[J]
.黑龙江史志,2015(9):242-243.
7
张荣波.
略论幽州人才向后唐的转移[J]
.东岳论丛,2014,35(5):145-150.
被引量:1
8
白国红.
论战国时期的人才流动[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7(3):33-37.
9
刘润生(编译).
从东京到北京——一对日本双胞胎在北京和东京的不同境遇[J]
.看世界,2011(1):28-29.
10
张久和.
两晋十六国时期慕容鲜卑与高句丽的关系[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03(3):73-76.
被引量:4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