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不同类型流通产业对我国产业结构变迁影响实证分析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论文通过对我国31个省市地区的流通产业结构和我国产业结构变化的协整分析,发现流通产业结构变化与我国三大产业的产业结构变化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对31个省市地区2003-201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不同类型的流通产业对我国三大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不尽相同。
作者
朱黎明
刘彦志
机构地区
北京物资学院研究生部北京
出处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6,共3页
Commercial
关键词
生产型流通企业服务型流通
企业
产业机构变迁
面板数据估计
分类号
F121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5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02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2
参考文献
6
1
赵娴.
流通先导作用辨析[J]
.中国流通经济,2007,21(10):11-14.
被引量:9
2
王晓东,谢莉娟.
论流通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增长——基于中部地区流通业对就业吸纳的贡献分析[J]
.财贸经济,2010,31(2):98-103.
被引量:60
3
周京奎,王岳龙.
大中城市周边农地非农化进程驱动机制分析——基于中国130个城市面板数据的检验[J]
.经济评论,2010(2):24-34.
被引量:23
4
赵公民,王稼琼.
流通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以山西省为例[J]
.生产力研究,2009(18):137-138.
被引量:8
5
李宏.
中国流通经济周期性波动特征的统计分析[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7,28(3):33-37.
被引量:2
6
高觉民,刘文斌.
我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接包能力分析[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0(5):23-30.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45
1
魏倩,王正明.
基于“钻石”模型的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分析[J]
.江苏商论,2009(1):84-86.
被引量:7
2
陈江龙,曲福田,陈雯.
农地非农化效率的空间差异及其对土地利用政策调整的启示[J]
.管理世界,2004,20(8):37-42.
被引量:177
3
曲福田,陈江龙,陈雯.
农地非农化经济驱动机制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2005,20(2):231-241.
被引量:217
4
黄国雄.
论流通产业是基础产业[J]
.财贸经济,2005,26(4):61-65.
被引量:125
5
冉净斐.
流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理论与实证[J]
.生产力研究,2005(3):21-22.
被引量:39
6
冉净斐,文启湘.
流通战略产业论[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6):10-15.
被引量:43
7
陈菲.
服务外包动因机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美国服务外包的验证[J]
.中国工业经济,2005(6):67-73.
被引量:114
8
张军.
中国经济发展:为增长而竞争[J]
.世界经济文汇,2005(4):101-105.
被引量:251
9
刘守英,蒋省三.
土地融资与财政和金融风险——来自东部一个发达地区的个案[J]
.中国土地科学,2005,19(5):3-9.
被引量:239
10
宗颖,刘敏楼.
流通业作为先导产业的贡献、问题与对策分析[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5(5):14-17.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102
1
钟牡丹.
湖南流通业发展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J]
.广东经济,2017,0(8X):58-59.
2
顾欣,应珊,孙思忠.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土地定价模型构建与测算[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6(4):70-74.
被引量:3
3
石明明,张小军.
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角色转换:基于灰色关联分析[J]
.财贸经济,2009,30(2):115-120.
被引量:27
4
张连刚,李兴蓉.
流通产业定位研究进展及趋势[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3):11-16.
被引量:12
5
汪旭晖.
关于中国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问题的战略思考[J]
.中国流通经济,2010,24(8):13-16.
被引量:11
6
唐红涛,徐志耀.
商业空间集聚研究述评[J]
.湖南商学院学报,2010,17(4):18-22.
7
柳思维,赵锋,徐志耀.
“十一五”期间国内贸易经济研究进展审视[J]
.财经问题研究,2010(11):12-16.
被引量:4
8
王乔,席卫群,汪柱旺,张仲芳.
中国流通业税收贡献的实证分析[J]
.经济评论,2011(1):105-115.
被引量:17
9
夏新燕,石来斌.
珠三角地区流通业对就业吸纳的贡献分析[J]
.商业时代,2011(15):25-27.
被引量:8
10
王晓东,谢莉娟.
新时期流通结构优化升级之再认识[J]
.中国流通经济,2011,25(7):21-25.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26
1
邵宇,王鹏,陈刚.
重塑中国:新型城镇化、深度城市化和新四化[J]
.金融发展评论,2013(1):1-37.
被引量:15
2
殷凤.
中国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现状、问题与影响因素分析[J]
.世界经济研究,2006(1):4-10.
被引量:86
3
李宏.
广东省流通业与制造业关系的动态分析[J]
.广东商学院学报,2007,22(5):72-76.
被引量:6
4
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课题纽.现代流通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3).
5
宋则,赵凯.
商贸流通服务业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贡献[J]
.经济研究参考,2009(31):21-27.
被引量:10
6
赵娴.
发展流通产业 实现消费促进和结构升级[J]
.中国流通经济,2010,24(11):35-37.
被引量:12
7
王俊.
流通业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经济学家,2011(1):70-77.
被引量:48
8
杨以文.
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效应研究——以江苏为例[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2):101-105.
被引量:9
9
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
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
.经济研究,2011,46(5):4-16.
被引量:3704
10
郑凯华,柏庆国,孙颖慧.
基于灰理论的现代流通业对产业结构影响的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
.菏泽学院学报,2011,33(5):1-8.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5
1
陈的非.
新型城镇化中流通产业嵌入路径研究[J]
.商业时代,2014,0(22):7-9.
被引量:6
2
李顺飞,吴江.
我国流通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互动关系研究[J]
.商业经济研究,2015(12):8-9.
被引量:2
3
邱玉玲.
商贸流通业发展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分析——基于浙江省2004-2014年面板数据[J]
.商业经济研究,2016(19):29-31.
被引量:2
4
范磊,丁宁.
批发零售业发展对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J]
.宿州学院学报,2020,35(4):39-42.
被引量:1
5
范秋霞.
商贸流通业对我国空间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J]
.商业经济研究,2015(16):8-10.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
22
1
马晓青.
“一带一路”倡议下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对策研究——基于外贸结构与产业结构相互关系视角[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4):20-21.
被引量:1
2
袁淑娟.
石河子市商贸流通业发展初探[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0(9):54-55.
3
孙学贵.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流通体系调整与优化路径研究[J]
.商业经济研究,2015(10):14-15.
4
邢慧茹,邓义,张晓骏.
湖北省流通业效率与城镇化关系探讨[J]
.商业经济研究,2015(33):19-21.
5
黄珊.
物流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动态效应研究[J]
.商业经济研究,2016(3):76-78.
被引量:2
6
高峰.
我国流通业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J]
.商业经济研究,2016(5):9-11.
被引量:2
7
任晓鸿.
我国商品流通空间战略发展规划研究[J]
.商业经济研究,2016(18):26-28.
被引量:1
8
夏伟华.
商贸流通业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J]
.商业经济研究,2017(9):13-16.
被引量:20
9
杨水根,王露.
城镇化促进流通产业经济效应释放路径研究[J]
.商业经济研究,2017(21):5-8.
被引量:3
10
王祺.
流通产业发展效应:综述与展望[J]
.现代商业,2017(34):22-23.
被引量:1
1
李若建.
结构变迁影响下的城镇居民收入分配[J]
.社会科学,1998(1):38-42.
被引量:1
2
潘平,王利霞.
现代流通业就业效应区域差异性实证研究[J]
.商业时代,2011(27):22-23.
被引量:6
3
何立华,金江.
论对外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32-38.
被引量:2
4
李薇.
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
.现代经济信息,2014,0(13):5-5.
被引量:4
5
高滢,高康,吴克烈.
我国金融机构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
.经济论坛,2007(18):100-101.
6
金洪.
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实证研究——基于1995~2003年的数据[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30(3):45-49.
被引量:8
7
徐远华,孙早.
产业政策激励与高技术产业的竞争力[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37(9):65-75.
被引量:11
8
全国经济增速加快北京位居17[J]
.北京统计,2004(1):33-33.
9
刘竹林,江伟,顾宁珑.
安徽省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变迁影响的实证分析[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3):45-46.
被引量:1
10
高觉民.
结构转换与流通产业结构高级化[J]
.产业经济研究,2003(1):19-24.
被引量:9
商业时代
2014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