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孤南洼陷沙二~沙三段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初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根据孤南洼陷沙二-沙三段地层的沉积特征,结合前人资料在洼陷内识别出三种沉积体系:三角洲体系(扇三角洲、辨状河三角洲)、水下扇体系(近岸水下扇、滑塌浊积砂体)和湖泊体系,并建立了受边界主断层控制的沉积模式。
作者
刘卫东
李兆营
张建太
刘同
马俊鹏
机构地区
山东省第七地质矿产勘查院
出处
《河南科技》
2014年第3期181-182,共2页
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孤南洼陷
沙二段
沙三段
沉积模式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P512.2 [天文地球—地质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刘雅利,顾琳,方旭庆,林会喜,赵密富.
孤南洼陷东部地区上第三系油气成藏规律研究[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5,12(2):33-35.
被引量:20
2
鲁广军.
胜利油区孤南洼陷古、新近系充填层序与沉积环境[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4,24(1):97-104.
被引量:10
3
毕研鹏,田世澄,陈建渝,等.孤南三合村洼陷石油地质基本条件综合评价及勘探目标研究(内部资料).1997.
4
赖生华.孤南洼陷沙三段沉积体系及其对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f内部资料).2006.
5
刘卫东.孤南洼陷沙二-沙三段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研究(内部资料),2009.
二级参考文献
4
1
项希勇,张树林,程本合,穆星.
沾化凹陷东部地区构造应力场分析及其应用[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1,8(3):1-4.
被引量:21
2
陈建渝,牛瑞卿,李水福,田波,魏世平.
济阳坳陷孤南洼陷低熟油成藏特征[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2,27(4):435-440.
被引量:13
3
徐怀大.
层序地层学理论用于我国断陷盆地分析中的问题[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1,12(1):52-57.
被引量:62
4
张善文,王永诗,石砥石,徐怀民.
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以济阳坳陷新近系为例[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3,30(1):1-10.
被引量:248
共引文献
25
1
顾琳.
孤南洼陷沙三段层序特征及勘探方向分析[J]
.内江科技,2013,34(2):141-142.
被引量:2
2
方旭庆.
胜利油区新近系整装油田翼部的油气分布规律——以孤东油田为例[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6,13(4):45-47.
被引量:12
3
杨晓敏,鲜本忠,束青林,朱之锦,孙立东,魏新辉.
孤岛油田西南缘馆陶组油气成藏模式[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6,13(6):26-29.
被引量:14
4
张乐,姜在兴,郑宁,彭兴鹏.
孤南洼陷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及其对沉积的控制作用[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7,14(3):29-33.
被引量:10
5
马立权,何增国.
地球物理技术在河道砂体描述中的应用——以济阳坳陷埕东凸起北坡馆陶组为例[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8,15(2):78-80.
被引量:11
6
袁光祥,张金伟,付大勇,时承东.
正理庄油田沙一段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勘探潜力分析[J]
.石油天然气学报,2008,30(2):399-403.
被引量:4
7
王军,张金伟,董臣强.
准噶尔盆地排2井区岩性油藏的地震正演模拟[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8,15(4):43-44.
被引量:7
8
鹿洪友,袁静,陈小宏,杨鹏飞,郭玉新.
渤海湾盆地垦东凸起北坡新近系馆陶组上段沉积相模式探讨[J]
.古地理学报,2008,10(5):511-520.
被引量:7
9
李桂芬.
小营油田沙二段岩性油藏滚动做法[J]
.内江科技,2009,30(3):94-94.
10
谢向东,王光明,梁善杰,刘树林,吴淑粉.
胜利油区沾化凹陷孤南洼陷资源评价及勘探潜力研究[J]
.资源与产业,2010,12(5):68-73.
1
鲁广军.
胜利油区孤南洼陷古、新近系充填层序与沉积环境[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4,24(1):97-104.
被引量:10
2
陈建渝,牛瑞卿,李水福,田波,魏世平.
济阳坳陷孤南洼陷低熟油成藏特征[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2,27(4):435-440.
被引量:13
3
杨晓敏,廖林,姜晓健.
山东省孤南洼陷低熟油特征及成藏模式[J]
.地质科技情报,2004,23(1):69-72.
被引量:7
4
郑宁,姜在兴,张乐,阎丽艳,彭兴鹏,李莹,李春雷.
渤海湾盆地孤南洼陷沙河街组三段中、下亚段沉积特征[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1,32(6):823-831.
被引量:6
5
程付启,王永诗,宋国奇,林会喜,刘雅利.
断陷盆地压力系统及其成藏特征——以沾化凹陷孤南洼陷古近系为例[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5,22(1):20-25.
被引量:9
6
邱雅洁,李百强,李洋,曹红霞,郭艳琴.
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长9沉积微相特征[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0(4):1-5.
被引量:3
7
张乐,姜在兴,郑宁,彭兴鹏.
孤南洼陷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及其对沉积的控制作用[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7,14(3):29-33.
被引量:10
8
魏成渝.
运用模糊聚类分析评价石油产品质量的模式初探[J]
.石油炼制,1989,20(3):24-30.
9
彭劲松.
孤南洼陷油气成藏模式及控制因素研究[J]
.化工之友,2007(7):16-17.
10
柴世超.
绥中36-1油田试验区注水井吸水能力分析及稠油油田注水模式初探[J]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2004,16(1):29-31.
被引量:14
河南科技
201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