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创新教育与课程改革
被引量:
2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实施创新教育,必须改革传统的知识本位课程,确立创新教育的课程目标,建立完整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
作者
冯建军
机构地区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5-17,31,共4页
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
关键词
创造教育
课程目标
课程体系
课程结构
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8
引证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76
同被引文献
88
1
马世海,包雨云,姚飞.
化工原理实验多媒体仿真系统的开发[J]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2,19(5):667-669.
被引量:11
2
张莉,项义军,张林,鲁啸军,章刘成.
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提升学生创业与创新能力[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3):170-172.
被引量:59
3
汪沁,李谦.
教学方法与计算机教育的探讨[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3(S2):161-162.
被引量:5
4
宗秋荣.
创造教育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访中国发明协会中小学创造教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张武升博士[J]
.教育研究,1999,20(8):16-19.
被引量:48
5
叶平.
“创新教育”解析[J]
.教育研究,1999,20(12):3-8.
被引量:127
6
林崇德.
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5-13.
被引量:349
7
孙宽宁.
活动课程目标简论[J]
.课程.教材.教法,1998,18(12):14-16.
被引量:8
8
吴萍.
现代知识观与素质教育[J]
.教育学报,1997(8):10-12.
被引量:10
9
叶澜.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
.教育研究,1997,18(9):3-8.
被引量:2837
10
徐继存.
关于课程与教学论功能的思考[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9(5):110-114.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28
1
夏建文.
关于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思考[J]
.中国市场,2006(31):70-71.
被引量:1
2
唐剑岚.
数学创新思维的心理机制及其能力的培养[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6(S2):183-187.
被引量:2
3
仲玉英,骆琤.
国外创新课程发展述评[J]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02(1):37-42.
被引量:3
4
袁仕勋.
试论高师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4,24(4):71-73.
5
金乐.
加快实验改革步伐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7):20-22.
6
陈澜,王明强,王黎辉.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对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5):137-140.
被引量:23
7
邹佩贞,温彩燕,陈建荣,黄红英.
《动物学》教学中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J]
.韶关学院学报,2003,24(12):108-111.
被引量:1
8
吴永兰,文茜,文耀智,王存嫦.
论基础实验的开放式教学与学生能力拓展[J]
.湘南学院学报,2004,25(5):68-71.
被引量:1
9
郑敏.
关于信息技术学科特长生的培养机制和方法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1(4):118-118.
10
胡涛,张恒,谷亚昕,韩群.
数字化、网络化在化工原理教改中的应用[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1):161-162.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76
1
姜国泉.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J]
.文教资料,2008(9):221-222.
被引量:2
2
程燕萍,张陵.
高等工程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文教资料,2006(32):32-33.
被引量:7
3
汪和生,寿韬,方建珍.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建设的研究[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4(S1):241-242.
被引量:9
4
巩天凤.
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的文献分析[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9):229-229.
5
戴俊.
高等院校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技术类课程的整合研究[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19(11):150-152.
被引量:1
6
李永忠,袁新海,余志坚,贾海英.
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初探[J]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4):573-576.
被引量:14
7
戴俊.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本科专业现状及结构调整研究[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23(3):122-125.
被引量:5
8
蔡孝凡.
浅谈现代教学手段对改进《化学工艺》教学的促进[J]
.广州化工,2007,35(4):99-100.
被引量:1
9
谢俊春,党永锋.
破解当代中国社会的“斯芬克司”之谜——论和谐语境下的公平效率观[J]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3(4):27-32.
10
朱蓉.
依托程序设计竞赛,探索创新素质教育新模式[J]
.嘉兴学院学报,2007,19(3):117-119.
被引量:11
1
李浩泉.
学前儿童兴趣的特点及其对学前儿童课程的启示[J]
.基础教育参考,2004(12):14-15.
被引量:1
2
房林玉.
课程改革新观念:人性本位课程[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5):128-130.
被引量:3
中国教育学刊
200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