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87-188,共2页
Historical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61
-
1本刊2002年1-6期目录索引[J].中国历史文物,2002(6):87-88. 被引量:3
-
2杨尚昆.延安岁月[J].百年潮,2001(9):11-21. 被引量:2
-
3王丰.宋美龄因小失大[J].百年潮,2003(5):73-73. 被引量:1
-
4汤贯勇.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初探[J].宿州师专学报,2003,18(4):137-137. 被引量:1
-
5南炳文.二十世纪的中国明史研究[J].历史研究,1999(2):158-181. 被引量:12
-
6邓聪.澳门历史的新结构[J].历史研究,1999(6):5-22. 被引量:3
-
7研究生文摘[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9(1):80-81. 被引量:1
-
8刘凌.泰山文化与齐、鲁文化[J].齐鲁学刊,1999(3):116-120. 被引量:3
-
9郭美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明朝档案[J].历史档案,1999(3):133-135. 被引量:2
-
10王日根.明清民间办学勃兴的社会经济背景探析[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2):27-32.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31
-
1陈海龙.底层转型:晚清民国川西县域文人的兴起及其活动[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2(4):169-181.
-
2楼一格.近三十年来宋元时期的家族与地域社会研究综述——以浙东地区为中心[J].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20(1).
-
3陈京.关于发挥乡土志资政功能的思考[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2,26(6):23-25.
-
4月泉.2004年明清经济史研究述评[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2):134-142.
-
5凌鹏.围绕“内卷化”的讨论——一次新的范式转型[J].开放时代,2006(5):141-147. 被引量:5
-
6刘兰兮.2006年中国经济史研究总论述评[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2):118-125. 被引量:1
-
7苏新红.黄宗智“过密化”理论中的事实判定、逻辑分析与模式建构问题——以《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为中心[J].古代文明,2009,3(1):82-96. 被引量:5
-
8代谦,李唐.比较优势与落后国家的二元技术进步:以近代中国产业发展为例[J].经济研究,2009,44(3):125-137. 被引量:19
-
9王兴亮.乡土志研究综述[J].新世纪图书馆,2011(2):89-92. 被引量:10
-
10常建华.中国社会生活史上生活的意义[J].历史教学(下半月),2012(1):3-19. 被引量:32
-
1《历史研究》2009年总目[J].历史研究,2009(6):187-188.
-
2《历史研究》2011年总目[J].历史研究,2011(6):188-189.
-
3《历史研究》2012年总目[J].历史研究,2012(6):189-190.
-
4《历史研究》2006年总目[J].历史研究,2006(6):187-188. 被引量:1
-
5《历史研究》2000年总目[J].历史研究,2000(6):188-189. 被引量:7
-
6《历史研究》1998年总目[J].历史研究,1998(6):188-190.
-
7《历史研究》2001年总目[J].历史研究,2001(6):186-188. 被引量:3
-
8《历史研究》2008年总目[J].历史研究,2008(6):188-189. 被引量:2
-
9《历史研究》[J].历史研究,2001(3):146-146. 被引量:1
-
10《历史研究》1997年总目[J].历史研究,1997(6):190-192.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