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象似性的研究始于符号学,但随着学者们对其认识的加深,它被纳入到认知语言学研究的范畴中,从而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迄今为止,关于象似性的研究较为集中于句法层面,实际上象似性也广泛存在于语篇层面。在此以戴望舒的《雨巷》及唐书哲和徐文东共译的英译本《雨巷》为语料,拟从映像象似、拟象象似、隐喻象似三个方面来研究英汉诗歌中象似性的异同以及象似性理论对英汉诗歌翻译的启示。
出处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136-138,共3页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