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引入符号表征,重视推理表达——以七年级“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的教学为例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近读史宁中教授《数学思想概论》(第1~5辑[1],享受于史教授对基本数学思想(抽象、推理、模型)的概括和阐释.特别是,作为第1~2辑讲述的重点,关于“抽象”,史教授特别指出了符号表达的重要意义,这引发笔者对新近在七年级执教“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的思考,本文主要展示该课的教学设计、生成片断,并给出三点反思,与同行交流.
作者 杨海宁
出处 《中学数学(初中版)》 2014年第4期13-15,共3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14

  • 1郑毓信.多元表征理论与概念教学[J].小学数学教育,2011(10):3-7. 被引量:64
  • 2黄荣金;李业平.数学课堂教学研究[M]{H}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 3鲍建生;周超.数学学习的心理基础与过程[M]{H}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 4M.Lamperc. When the problem is not the question and the solution is not the answer:mathematical knowledge and teaching[A].NCTM,2004.
  • 5R.Lesh,T.Post,M.Behr. Representations and translations among representations in mathematics learning and problem solving[A].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87.
  • 6钟静.论数学课程近十年之变革[J]教育研究月刊(台湾).
  • 7唐彩斌.立足小学科,做好大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3.
  • 8鲍建生;周超.数学学习的心理基础与过程[M]{H}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 9基兰.关于代数的教和学研究[A]{H}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 10曹培英.跨越断层,走出误区:“数学课程标准”核心词的实践解读之一[J].小学数学教师,2012(12):1-12. 被引量:5

共引文献2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