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档案与史学》
2000年第4期66-71,共6页
Archives and History
同被引文献46
-
1陶文钊.费正清与美国的中国学[J].历史研究,1999(1):147-161. 被引量:21
-
2王晴佳.美国的中国学研究评述[J].历史研究,1993(6):181-189. 被引量:16
-
3王立新.试论美国人中国观的演变(18世纪—1950)[J].世界历史,1998(1):13-20. 被引量:23
-
4刘进宝.华尔纳敦煌考察团与哈佛燕京学社[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9(3):105-108. 被引量:2
-
5王维江.20世纪德国的汉学研究[J].史林,2004(5):7-13. 被引量:9
-
6仇华飞.论美国早期汉学研究[J].史学月刊,2000(1):93-103. 被引量:17
-
7崔玉军.略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中国哲学研究在美国的发展[J].国外社会科学,2005(1):58-64. 被引量:2
-
8查晓英.地质学与现代考古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J].历史研究,2006(4):90-104. 被引量:6
-
9李晔.欧文·拉铁摩尔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中国研究[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7(1):70-76. 被引量:1
-
10傅荣贤.《西学书目表》论[J].山东图书馆季刊,1996(4):56-60.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7
-
1孟庆波,刘彩艳.对海外汉学研究的三点反思[J].社会科学论坛,2013(6):237-241. 被引量:4
-
2孟庆波.《美国东方学会会刊》中的西藏宗教史研究(1843~2000)[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2(1):109-118. 被引量:2
-
3铁茜.海外华人图书馆学家的学术贡献与影响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6,34(4):112-116. 被引量:2
-
4李雨璨.浅谈美国的“中国学”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6,0(7):119-120.
-
5张西平.袁同礼:中国西方汉学文献学的奠基人[J].甘肃社会科学,2020(3):115-122.
-
6刘孔喜,胡琴.作为教育行为的《传习录》英译与传播[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22,30(3):89-93. 被引量:1
-
7欧阳偶春.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运用——以《传习录》英译为例[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23,44(3):77-80.
-
1何朝晖.另一种“书史”[J].读书,2010(5):75-81. 被引量:9
-
2谢灼华.二十世纪上半叶浙江图书馆馆刊的历史地位[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6(1):2-5. 被引量:8
-
3胡佳轶.从皇家特权到媒介集团——探究英国办报群体的变革与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J].群文天地(下半月),2010(6):55-56.
-
4王小平.谈“原生态民歌”的现状与发展[J].剧影月报,2005(4):71-71. 被引量:4
-
5范德尚.美国博士后事业发展趋势分析及其对中国博士后事业发展的借鉴意义[J].中国博士后,2015,0(5):46-48.
-
6胡石,赵秀敏,刘恋.金毓黼《辽东文献征略》的文献价值[J].山西青年,2017(1):67-68. 被引量:2
-
7简讯[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9):213-213.
-
8王兴成.系统论与系统方法[J].科学管理研究,1982(4):38-45. 被引量:1
-
9钱婉约.长泽规矩也中国访书述略[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1(2):31-32. 被引量:3
-
10刘建东.中国近代音乐事业的拓荒者——钱君匋[J].人民音乐,2009(1):52-55.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