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流派和剧目角度对比吉、评两剧发展的得失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探寻戏曲艺术健康发展的内因,在于音乐的不断创新和更多优秀剧目的创作。多姿多彩的唱腔流派适合不同观众的审美需求,流派之间的良性竞争又促进艺术的更加繁荣;优秀剧目的创作是剧种发展的根基,以剧目做支撑,戏曲艺术才能有更大的发展动力。本文从唱腔流派和剧目两方面比对了吉、评两剧发展过程中的得与失,探寻吉剧及整个戏曲艺术今后的发展路向。
作者
王丽娟
机构地区
吉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出处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19,共4页
基金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吉林省乡村曲艺传承与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项目编号:2011B343
关键词
吉剧
评剧
唱腔流派
剧目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6
1
张艳梅.
新中国“戏改”与名角的消亡[J]
.文艺研究,2012(4):94-101.
被引量:10
2
周来达.
“作曲包揽制”、非繁衍性传播与中国戏曲声腔的“太监化”[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8(3):45-53.
被引量:7
3
朱恒夫.
近三十年中国戏曲剧本创作的基本分析[J]
.艺术百家,2011,27(3):72-81.
被引量:7
4
刘正维.
戏曲音乐创作的三大发展阶段[J]
.戏曲艺术,2011,32(4):6-17.
被引量:5
5
陈钧.
近50年来评剧音乐发展概述——兼论戏曲音乐民间性及其发展机制[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6,24(2):50-57.
被引量:4
6
郭小利,王耀华.
中国传统戏曲音乐创作的三维特征[J]
.戏曲艺术,2011,32(4):18-20.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18
1
陈涌泉.
程婴救孤[J]
.东方艺术,2005(20):145-152.
被引量:4
2
刘正维.
梁山调腔系论证[J]
.音乐研究,1983(1):51-76.
被引量:15
3
刘正维.
戏曲声腔分类新论[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88(1):7-13.
被引量:28
4
朱恒夫,黄文娟.
戏曲的出路在于回归民间[J]
.大连大学学报,2004,25(5):47-49.
被引量:13
5
王晓华.
明星崇拜现象与信仰的一种转向[J]
.文艺理论研究,2002(5):52-57.
被引量:5
6
刘正维.
论打锣腔系统[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4):69-81.
被引量:12
7
刘正维.
调子声腔系统论证[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2):1-13.
被引量:4
8
《易经·系辞上》.
9
顾恺之.《画论》.
10
.《淮南子》[M].,..
共引文献
27
1
周来达.
对当代戏曲音乐创作机制若干问题的思考[J]
.音乐研究,2010(2):29-40.
被引量:8
2
胡非玄.
新时期豫剧现代戏创作的成就与缺憾[J]
.戏曲艺术,2012,33(3):69-72.
3
陈旭光,赵立诺.
2012:“戏剧与影视学”的学科发展与年度创作评述[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4):112-118.
被引量:1
4
吕灵芝.
“趋同”与“新生”——论地方剧种趋同化[J]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3,11(2):17-21.
5
周来达.
传统戏曲音乐的当代嬗变和歌剧化戏曲音乐的形成及特征[J]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3,11(4):24-34.
被引量:7
6
王丽娟.
从流派和剧目角度对比吉、评两剧发展的得失[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8):59-60.
7
丁芳.
新时期戏曲“剧本荒”及对策研究[J]
.四川戏剧,2015(10):66-69.
被引量:3
8
王丽娟.
关于吉剧立足传统戏的思考[J]
.当代音乐,2015(21):125-126.
9
王丽娟.
关于吉剧立足传统戏的思考[J]
.戏剧文学,2015,0(12):93-96.
被引量:1
10
刘素林,韩晓莉.
从旧艺人到新演员:建国初期“戏改”中戏曲表演者的角色转换——以山西为中心的考察[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148-153.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13
1
翟继峰,刘清明,姜宇丹.
“二人转”音乐中的主调曲牌分析[J]
.戏剧文学,2007(9):69-72.
被引量:3
2
何新生.
戏曲音乐复音化的不断探求——从大型吉剧音乐剧《额娘梦》谈起[J]
.戏剧文学,2005(2):75-78.
被引量:3
3
邵明清.
满族的风情画 生命的赞美诗——谈音乐吉剧《额娘梦》[J]
.戏剧文学,2004(1):59-61.
被引量:2
4
翟继峰,刘清明,姜宇丹.
“二人转”音乐中的辅调与专调曲牌——吉林地方音乐研究之二[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26(6):182-186.
被引量:2
5
咸红杰.
试析新凤霞对评剧唱腔传承与创新的历史贡献[J]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30(3):54-56.
被引量:2
6
徐锵.
地方戏唱腔音乐改革浅谈——以豫剧、评剧、吕剧为例[J]
.戏曲艺术,2015,36(3):131-135.
被引量:1
7
王丽娟.
关于吉剧立足传统戏的思考[J]
.戏剧文学,2015,0(12):93-96.
被引量:1
8
高翔,蔡丽宁.
评剧“白派”唱腔音乐浅析 以评剧《秦香莲》中唱段为例[J]
.中国戏剧,2016(5):64-67.
被引量:2
9
刘长明.
民间音乐元素在吉剧舞台的传承与变异——有感于吉林省地方戏剧《额娘梦》的音乐创作[J]
.艺术教育,2017(3):136-137.
被引量:4
10
张艳.
对戏曲传统戏演出中出现的某些现象的思考——从“十地方戏曲剧种《桃李梅》同城汇演”说开去[J]
.戏剧文学,2017(8):33-3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刘清明.
吉剧音乐的多声部音乐技术及配器手法探讨[J]
.艺术评鉴,2017,0(19):90-91.
被引量:1
2
张新辉.
评剧唱腔的形成与早期盛京评剧的概貌刍议[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8(21):156-15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刘清明.
吉剧音乐创作中的民间性音乐元素分析[J]
.戏剧之家,2018(18):54-55.
2
高红莲.
论评剧表演艺术形式的新变化[J]
.戏剧之家,2020,0(14):34-35.
被引量:2
1
王丽娟.
从流派和剧目角度对比吉、评两剧发展的得失[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8):59-60.
2
百花齐放 越剧百年[J]
.浙江档案,2006(4):32-33.
3
王永霞.
浅谈徽剧的声腔形成以及音乐特色[J]
.广播歌选,2010(8):79-80.
被引量:1
4
汪铁波.
试谈京剧唱腔流派的发展[J]
.剧作家,2006(3):85-85.
5
占陈良.
浅谈对粤剧唱功和技巧的几点体会[J]
.南国红豆,2004(3):34-36.
被引量:1
6
刘伟.
京韵大鼓唱腔流派浅述[J]
.中国体卫艺教育,2008(1):22-23.
被引量:2
7
焦丽君.
浅析“梅派”艺术的唱腔之美[J]
.科学中国人,2014(9X):83-83.
8
张涛.
豫剧的唱腔之美[J]
.艺术品鉴,2015,0(2):210-210.
9
吴岫明.
简论唱腔流派的继承和发展[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94(1):47-49.
被引量:2
10
冯效刚.
选题切中时弊 分析透辟入理——评于润洋《“浮瓶信息”引发的思索》的写作技巧[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7(1):71-75.
被引量:1
戏剧文学
201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