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旅游开发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联动效应及开发模式研究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分析了旅游开发对区域环境、区域经贸合作、区域民族文化、区域人口就业的联动效应,提出了发展可持续旅游业、观光农业旅游、实施“科教兴旅”战略和吸引民间投资、开发大众旅游等四个区域旅游开发的新型模式。
作者
李志飞
牛海卫
机构地区
湖北大学旅游学院
科学出版社武汉办事处
出处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2-53,共2页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关键词
旅游开发
联动效应
开发模式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中国
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
分类号
F592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5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95
1
刘住,张满生,刘堂.
旅游经济影响评估——线性规划在旅游决策中的运用[J]
.旅游科学,2001,15(3):1-4.
被引量:9
2
古诗韵,保继刚.
城市旅游研究进展[J]
.旅游学刊,1999,14(2):15-20.
被引量:196
3
王宪礼,朴正吉,黄永炫,车润贞.
长白山生物圈保护区旅游的社会影响分析[J]
.旅游学刊,1999,14(2):65-70.
被引量:58
4
曹诗图,黄昌富.
三峡旅游步入低谷的原因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21(4):47-49.
被引量:10
5
刘赵平.
再论旅游对接待地的社会文化影响——野三坡旅游发展跟踪调查[J]
.旅游学刊,1998,13(1):49-53.
被引量:82
6
周延亭.
略论我国的旅游环境保护[J]
.旅游学刊,1986,1(1):29-35.
被引量:14
7
刘赵平.
社会交换理论在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研究中的应用[J]
.旅游科学,1998,12(4):30-33.
被引量:39
8
戴凡,保继刚.
旅游社会影响研究——以大理古城居民学英语态度为例[J]
.人文地理,1996,11(2):41-46.
被引量:113
9
申葆嘉.
论旅游接待地的社会压力问题[J]
.旅游学刊,1992,7(3):48-51.
被引量:56
10
刘振礼.
旅游对接待地的社会影响及对策[J]
.旅游学刊,1992,7(3):52-55.
被引量:109
引证文献
7
1
刘迎华,朱竑.
中国旅游业综合影响研究综述[J]
.思想战线,2004,30(6):130-133.
被引量:9
2
刘迎华,朱竑.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内旅游影响研究进展及述评[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4,25(3):53-62.
被引量:2
3
赵明,吴必虎.
北京市周边度假接待设施开发模式演变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018-1020.
被引量:1
4
王松,孙洪霞.
胶东半岛海洋旅游发展联动战略的构想[J]
.北方经济,2005(11X):11-12.
被引量:1
5
郝志阔.
浅议旅游消费者对地方餐饮经济的影响[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12):100-101.
6
刘学龙.
区域经济发展视角下的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
.旅游与摄影,2024(14):64-66.
7
刘聪,牟红.
乌江旅游“区域联动,整体开发”的可行性探讨[J]
.探索,2003(6):127-129.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王璐璐.
国内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的理论综述[J]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4(4):25-28.
被引量:7
2
罗文斌,付淑礼.
我国旅游理论“综述研究”现状及其影响评价[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28(7):12-18.
被引量:5
3
肖佑兴.
旅游影响生成机制探析[J]
.旅游科学,2006,20(6):21-27.
被引量:4
4
肖佑兴.
旅游影响的因子体系及生成机制——以丽江为例[J]
.人文地理,2007,22(6):98-104.
被引量:8
5
陈金花,吕敏,李翔宇.
旅游业对地方经济的影响分析[J]
.老区建设,2008(20):10-11.
被引量:1
6
李柏文.
旅游“废都”:现象与防治——基于云南国家级口岸打洛镇的实证研究[J]
.旅游学刊,2009,24(1):65-70.
被引量:12
7
陶少华.
乌江流域旅游研究述评[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25(6):59-62.
被引量:3
8
孙梅红.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概况及创新性发展策略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060-18062.
被引量:12
9
史艳兰.
旅游实践中的文化整体性——斯图尔德“社会文化整合层次”理论新探[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29-136.
被引量:2
10
柳敏.
烟台海洋文化旅游资源评价[J]
.中外企业家,2013(6):258-258.
被引量:7
1
董培海,施江义,李庆雷.
滇西旅游产业发展的经验、困境及对策[J]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5,26(1):24-31.
被引量:1
2
甘恒彩.
加强旅游教育是建设“旅游大省”的根本[J]
.旅游论坛,1998,17(1):62-64.
3
高维全.
大连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6):110-112.
被引量:2
4
崔静.
河北省旅游资源开发与就业分析研究[J]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27(2):80-83.
5
田定湘,傅家旺,戴美琪.
论区域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及其资源保护[J]
.湖南社会科学,2004(6):113-115.
被引量:4
6
侯玉娟.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J]
.地理教育,2009(2):14-14.
被引量:1
7
高舜礼.
旅游应用研究的薄弱与强化[J]
.旅游研究,2015,7(1).
8
刘志江,高天明,张广瑞,满宏卫,刘德谦.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科教兴国与旅游业(二)[J]
.旅游学刊,2004,19(2):5-5.
被引量:2
9
张越.
新形势下枢纽机场规划理念的变化及发展趋势[J]
.港口经济,2014(3):38-42.
被引量:2
10
余国扬.
广州旅游形象定位[J]
.广州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0(5):12-17.
被引量:3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