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实施湖北省技术创新“机构联动工程”发挥区域性创新资源的系统效力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技术创新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创新能力和科技与经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状况水平。由此提出了充分发挥湖北省区域性创新资源系统效力,实施技术创新“机构联动工程”的构想。
作者
李序南
胡树华
机构地区
武汉理工大学
出处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6-67,共2页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关键词
湖北
技术创新
机构联动工程
区域性创新资源
分类号
F124.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127.6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23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50
参考文献
2
1
李纪珍.
研究开发合作的原因与组织[J]
.科研管理,2000,21(1):106-112.
被引量:55
2
吴树山,孔繁河,潘苏,王平,马平.
我国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机制及其创新[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7(7):94-96.
被引量:70
二级参考文献
1
1
傅家骥.
企业重建与技术创新[J]
.科技潮,1998(8):142-144.
被引量:29
共引文献
123
1
李倩.
基于熵值法的沪深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企业绩效研究[J]
.会计师,2022(15):7-11.
2
唐不不,陈烦.
产学研合作研究现状[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0(8):190-191.
3
范昆仑.
论科学研究活动中人的几大素质要素[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0(z1):308-310.
4
刘大纶.
对高职教育校企联合办学的理性分析[J]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40-44.
被引量:4
5
韦峰.
集群内企业对共性技术联合研发组织形式的选择[J]
.市场周刊,2008,21(4):13-14.
被引量:2
6
刘凤朝,闫菲菲,马荣康,姜滨滨.
邻近性对跨区域研发合作模式的影响研究——基于北京、上海、广东的实证[J]
.科研管理,2014,35(11):100-108.
被引量:22
7
罗俊仪.
创建中国智能交通产业化基地的理论依据[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4,4(3):10-15.
8
李焱焱,叶冰,杜鹃,肖引,桑建平.
产学研合作模式分类及其选择思路[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21(10):98-99.
被引量:80
9
溥琳,赵兰香.
彩电产业的产学研合作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04,22(5):498-502.
被引量:5
10
王王玉.
有效利用产学研联合 提高中国企业的竞争力[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5,7(1):32-38.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10
1
周复元.
抓好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
.中国科技论坛,1998(2):18-20.
被引量:1
2
何立峰.
实施技术创新工程推进泉州新一轮创业[J]
.中国科技论坛,1998(2):21-23.
被引量:2
3
张殿臣.
依靠技术创新促进工业经济发展[J]
.中国科技论坛,1998(2):24-25.
被引量:2
4
盖文启.
技术创新型开发模式:区域发展的新视角[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15(9):51-54.
被引量:9
5
建设创新体系 提升传统产业[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7(5):21-22.
被引量:1
6
强雁,徐俊峰,王荣寿.
区域创新网络建设与发展展望[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7(7):24-25.
被引量:6
7
盖文启,王缉慈.
全球化浪潮中的区域发展问题[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7(6):23-31.
被引量:39
8
杨晓年,廖光辰.
构建欠发达地区地方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18(2):40-41.
被引量:3
9
周亚庆,张方华.
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18(2):44-45.
被引量:32
10
潘德均.
西部地区区域创新系统建设[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22(1):38-40.
被引量:33
引证文献
1
1
林迎星.
中国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综述[J]
.科技管理研究,2002,22(5):1-4.
被引量:50
二级引证文献
50
1
薛风平.
基于LS-SVM的区域创新能力预测模型[J]
.中国管理科学,2007,15(z1):646-650.
被引量:1
2
王海盛,郑立群.
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测度研究[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6):39-40.
被引量:37
3
孙志伟.
内蒙古区域创新系统构建的环境分析[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7(3):122-125.
4
卞彬,倪春华.
论产业集群的培育与政府作用[J]
.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06,7(4):73-75.
被引量:2
5
刘志迎,张丽丽.
中国制造业自主创新效率的区域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J]
.消费导刊,2009,0(19):26-27.
6
刘曙光,刘佳.
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的国内进展综述[J]
.经济师,2005(1):8-10.
被引量:10
7
蔡国强,杜珠英,郭薇雅.
浅谈粤港高新技术产业协作的区域创新系统构建[J]
.江苏商论,2005(8):147-149.
8
陈柳钦.
以产业集群引导区域创新体系向纵深发展[J]
.经济前沿,2005(9):36-40.
被引量:3
9
杨冬梅,赵黎明,陈柳钦.
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体系构建[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26(10):79-83.
被引量:32
10
卞彬.
重庆市汽车、摩托车产业集群形成机理与路径探析[J]
.重庆社会科学,2005(10):21-25.
被引量:5
1
陆剑宝.
泛珠三角经济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研究[J]
.珠江经济,2006(6):23-28.
被引量:2
2
李纯英.
对柴达木矿产资源开发中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J]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4(2):68-71.
被引量:1
3
房尚文.
基于生态足迹的广东消费模式选择[J]
.中国经贸导刊,2014(7Z):7-8.
4
刘富钊.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J]
.企业技术进步,2009(2):30-31.
5
余敏.
长沙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研究[J]
.长沙大学学报,2010,24(6):10-12.
被引量:5
6
甄敬霞.
试述专利制度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J]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3(2):68-69.
被引量:3
7
毛健,潘鸿.
自然资源:合理开发与经济增长相关分析[J]
.经济学动态,2010(1):72-75.
被引量:5
8
江建云.
瑞典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及技术政策要点[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1,23(3):93-97.
被引量:5
9
李翠霞.
沿海港口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以秦皇岛市为例[J]
.改革与战略,2015,31(12):154-157.
被引量:2
10
刘康.
技术创新主体的确定和产业技术联盟结构分析[J]
.中外企业家,2011(5):80-83.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