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30年代“文学大众化”运动的语言建构和文体建构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20世纪30年代"文学大众化"运动围绕大众化文学的语言问题和文体问题展开了激烈而充分的论辩:在语言建构中交织着普通话、方言土语、五四白话、汉字拼音化等多种声音的对话与论争;在文体建构中上演着旧形式、新形式、五四新文学形式之间的争夺。虽未能达成共识,但形成了一个较为清晰的思路和大致的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建设和发展留下了丰厚的资产。
作者 肖翠云
出处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93-200,共8页 Southeast Academic Research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语言学批评研究"(项目编号:10CZW01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09YJC751042)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2M521266)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3

  • 1洛扬(冯雪峰).《论文学的大众化--在中国妇女文艺研究会的报告》,《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文学理论集二》,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341、342、343、344页.
  • 2《(北斗)杂志社文学大众化问题征文》,文振庭编.《文艺大众化问题讨论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49页.
  • 3宋阳(瞿秋白).《大众文艺的问题》,《(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二(1927-1937)》第349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 4史铁儿(瞿秋白).《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
  • 5寒生(阳翰笙).《文艺大众化与大众文艺》,文振庭编,第86、82、91-92页.
  • 6止敬(茅盾).《问题中的大众文艺》,文振庭编,第116一117页.
  • 7茅盾.《回顾文艺大众化的讨论》,文振庭编,第428、430页.
  • 8鲁迅.《文艺的大众化》.
  • 9王任叔.《关于大众语文学的建设》,文振庭编,第252页.
  • 10任白戈.《“大众语”的建设问题》,文振庭编,第234页.

共引文献2

同被引文献1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