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低氮燃烧器改造及运行调试方法的探究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介绍锅炉燃烧器改造的节能减排过程中NOX生成的机理,针对国产锅炉结构特点对燃烧器进行改造,同时根据节能减排要求,采用降低NOX的燃烧技术进行工程应用,同时解决电站锅炉出现的如燃烧器易烧损、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炉渣可燃物含量偏高等问题。通过试验测量燃烧器改造的效果,数据表明确实达到了节能的效果,减少了NOX排放,保护了生态环境,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作者
王文奇
赵燊棵
机构地区
洛阳瑞昌石油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出处
《科学中国人》
2014年第03S期86-86,共1页
Scientific Chinese
关键词
节能减排
降NOX改造
燃烧器
分类号
TK223.23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9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5
1
朱文心.
火电厂除硫脱氮技术发展概况[J]
.中国电力,1997,30(11):56-58.
被引量:13
2
张成恩.
分级燃烧技术的应用[J]
.锅炉技术,1998,29(6):20-23.
被引量:24
3
许传凯.
大型电站锅炉用煤及燃烧技术[J]
.中国电力,1996,29(12):18-22.
被引量:13
4
聂明局,朱全利,曾汉才.
大型贫煤和烟煤锅炉 NO_x 排放特性的研究[J]
.湖北电力,1998,22(4):1-3.
被引量:10
5
张艳,许佩瑶,解海卫.
烟气联合脱硫脱氮技术的模糊综合评判[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1(2):87-90.
被引量:15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何季民.
清洁稳燃的煤粉高浓度燃烧技术述评[J]
.中国电力,1993,26(8):51-55.
被引量:14
2
袁颖,相大光,姚伟.
大型锅炉炉膛结渣的预防[J]
.中国电力,1994,27(7):2-7.
被引量:22
3
李小晴.
我国稳定与强化煤粉燃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
.湖北电力,1995,1(1):44-50.
被引量:1
4
冯俊凯.
根据燃煤性质论电站锅炉燃烧方法的发展[J]
.动力工程,1995,15(3):34-38.
被引量:21
5
李绍箕.
燃煤电厂简易烟气脱硫工艺的研究[J]
.电力环境保护,1996,12(1):1-4.
被引量:5
6
刘彤,程金明.
烟气脱硫新方法──海水脱硫法的原理及应用[J]
.电力环境保护,1996,12(1):37-40.
被引量:3
7
张敬东,郭银松.
微生物法煤炭脱硫研究及运用前景[J]
.电力环境保护,1996,12(1):56-57.
被引量:6
8
赵鹏高.
生物石灰清净煤燃烧工艺简介[J]
.电力环境保护,1996,12(2):29-31.
被引量:1
9
姚惠源.
最新专利产品──荷电干式脱硫(CDSI)系统[J]
.电力环境保护,1996,12(2):60-60.
被引量:1
10
Takeshita M. Air pollution control costs for coal-fired power stations [M]. London: IEA Coal Research, 1995.12-23,.
<
1
2
>
共引文献
49
1
于涛,李荫堂,黄卓,王双.
微生物法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J]
.低温与特气,2004,22(4):30-34.
被引量:4
2
付国民.
煤燃烧过程中NO_X的形成机理及控制技(下)[J]
.节能与环保,2005(4):9-11.
被引量:4
3
郭鹏宇,杨震.
除雾器通道内二维两相流场的数值模拟[J]
.电力科学与工程,2005,21(2):31-33.
被引量:7
4
成庆刚,李争起,滕玉强,庄前玉,贾自臣,张寅,庄国中,果志明.
低NO_x排放燃烧技术及燃烧优化的试验研究[J]
.锅炉技术,2005,36(5):32-36.
被引量:17
5
沈跃云,高小涛.
锅炉低NO_X燃烧优化技术试验分析[J]
.能源研究与利用,2005(5):35-38.
被引量:1
6
高巨宝,樊越胜,邹峥,曹子栋.
烟气联合脱硫脱硝技术的对比研究[J]
.锅炉技术,2006,37(5):75-78.
被引量:9
7
束文亮,高小涛.
DG1036/18.2-Ⅱ4型燃煤锅炉NO_X排放特性试验分析[J]
.江苏电机工程,2006,25(5):70-72.
8
高小涛,章名耀.
SG-1036/17.5-M871锅炉NO_x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J]
.锅炉技术,2007,38(2):77-80.
被引量:3
9
郝雪梅.
空气分级燃烧技术中两级燃尽风技术试验研究[J]
.洁净煤技术,2007,13(2):70-72.
被引量:10
10
许佩瑶,康玺.
燃煤锅炉烟气中NO_X脱除机理研究进展[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30(7):109-114.
被引量:14
<
1
2
3
4
5
>
同被引文献
5
1
韩璞,毛新静,焦嵩鸣,宁薇薇.
湿法烟气脱硫中GGH的利弊分析[J]
.电力科学与工程,2006,22(2):28-30.
被引量:17
2
魏恩宗,骆仲泱,岑可法,闫志勇,张惠娟.
燃煤锅炉低NO_x燃烧技术及其试验研究[J]
.电站系统工程,2001,17(6):361-365.
被引量:19
3
李建军.
电厂脱硝方法浅议[J]
.科技视界,2015(2):300-300.
被引量:2
4
刘艳虹,叶海丽.
燃煤发电厂减排技术路线研究[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30(2):2-2.
被引量:3
5
孙海元.
超临界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原因分析及改造措施[J]
.华电技术,2015,37(7):29-31.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2
1
李涛.
大型沿海燃煤电厂减排技术改造分析[J]
.机电信息,2017(33):108-109.
2
徐晓帆.
论低氮燃烧器改造后延缓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33(10):34-34.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赵龙浩.
电厂低氮燃烧器改造对锅炉运行的影响研究[J]
.技术与市场,2019,26(6):176-177.
被引量:4
2
张新波.
低氮燃烧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原因及对策研究[J]
.科学大众(科技创新),2019,0(1):115-116.
被引量:1
3
崔修强.
超临界锅炉脱落氧化物在线监测系统研发与应用[J]
.发电技术,2020,41(4):385-390.
被引量:2
1
王秋林.
锅炉燃烧器改造的节能减排效果分析[J]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3(2):13-16.
被引量:2
2
王忠显,原立涛,刘向利.
模糊控制用于国产锅炉的设计思想[J]
.煤炭技术,2002,21(8):17-19.
3
蒋涛.
降低电站锅炉飞灰含碳量实现节能减排[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3):55-56.
被引量:6
4
王秋林.
锅炉燃烧器改造减排NO_x的工程应用[J]
.华北电力技术,2008(8):36-39.
5
王春昌.
切圆燃烧锅炉炉渣可燃物高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J]
.锅炉制造,2009(5):1-4.
被引量:4
6
郭鲁阳,郝卫东,韩小岗,黄义堂,顾长军,辛洪昌.
双通道煤粉燃烧器的燃烧调整[J]
.山东电力技术,1998(4):11-12.
被引量:2
7
张帆,孙剑锋.
等离子燃烧器对炉渣可燃物的影响分析[J]
.区域供热,2008(4):44-46.
被引量:2
8
张全胜,叶四.
东锅440t/h超高压再热CFB锅炉技术特点、问题及对策[J]
.河南电力,2005,33(1):1-5.
9
沈鲁锋,宋绍伟.
“W”型火焰锅炉低负荷两台磨运行技术研究[J]
.中国电力,2010,43(9):53-56.
被引量:2
10
陈一平,彭敏,熊蔚立.
双通道煤粉燃烧器在湖南省300MW机组锅炉上的应用[J]
.中国电力,1999,32(11):22-25.
被引量:6
<
1
2
>
科学中国人
2014年 第03S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沈铭辉
陈淑梅
葛顺奇
张茉楠
贺平
全毅
刘宇
郭明英
竺彩华
相关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南开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复旦大学
相关主题
TPP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