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延安戏曲改革的特色和意义 被引量: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抗日战争初期"旧瓶装新酒"改革方式的失败,以及话剧界"大戏热"的盛行,促使延安戏曲界开始探索新的改革方式以适应时代的需求。以延安平剧院成立为开端,以《逼上梁山》的编演为标志,延安戏曲界探索出一种新的戏曲改革模式。这种改革模式在剧目创作上呈现出思想第一、题材内容具有现实针对性以及集体创作三个特色。在表演方面打破京剧的传统角色体制,创造出融合多个行当于一体的新角色形式,并且在念白和程式方面有新的发明和创造。延安戏曲改革为解放战争时期的戏改试验以及新中国建立后大规模开展的戏改工作奠定了基础。
作者 任荣
出处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7-106,共10页 Literature & Art Studi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1

  • 1张庚.《论边区剧运和戏剧的技术教育》[N].《解放日报》,1942年9月11日至12日.
  • 2紫光:《在延安参加编演(逼上梁山)的经验一纪念毛主席关于京剧(逼上梁山)手书发表十四周年》,《延安平剧改革创业史料》,第103页.
  • 3洪深:《抗战十年来中国的戏剧运动与教育》,《洪深文集》第四卷,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77页.
  • 4《西北局文委召集会议总结剧团下乡经验奖励优秀剧作》,原载《解放日报》1944年5月15日.
  • 5李伟.“使它能够适应于政治的需要”——论京剧改革的延安模式[J].戏剧艺术,2004(1):54-62. 被引量:12
  • 6刘芝明:《从(逼上梁山)的出版到平剧改造问题》,《延安平剧活动史料集》,第26页,第23页,第27页,第26页,第23页.
  • 7李纶:《关于瓦岗山》,《延安平剧改革创业史料》,第117页.
  • 8周振吾:《谈平剧活动的偏向》,《延安平剧改革创业史料》,第30页.
  • 9艾思奇:《逼上梁山》,《延安平剧改革创业史料》,第66页.
  • 10《毛泽东看了(逼上梁山)后写给杨绍萱、齐燕铭的信》,载《人民戏剧》创刊号,1950年4月1日..

二级参考文献29

  • 1伍晓明,孟悦.历史——本文——解释——杰姆逊的文艺理论[J].文学评论,1987(1):157-164. 被引量:13
  • 2董健.论中国当代戏剧中的反现代倾向[J].戏剧艺术,2002(3):4-9. 被引量:9
  • 3陈世雄.20世纪西方戏剧的政治化趋势[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1(1):5-19. 被引量:5
  • 4马丁·艾思林.戏剧剖析[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
  • 5马尔库塞 李小兵译.审美之维[M].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1..
  • 6柯仲平.平剧工作者应该欢迎批评[A]..延安平剧改革创业史料[C].北京:文津出版社,1989..
  • 7李纶.平剧工作中的错误观点[A]..延安平剧改革创业史料[C].北京:文津出版社,1989..
  • 8周振吾.谈平剧活动的偏向[A]..延安平剧改革创业史料[C].北京:文津出版社,1989..
  • 9简朴.艺术思想的大解放艺术成果的大丰收[A]..延安平剧改革创业史料[C].北京:文津出版社,1989..
  • 10齐燕铭.旧剧革命划时期的开端[A]..延安平剧活动史料集(第一卷)[C].北京:文化部党史资料政绩工作领导小组延安平剧活动史,1985..

二级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