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影视剧对信用文化的传播探析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当前社会存在的信用缺失已成为各领域不容忽视的问题,信用文化体系亟待健全和完善。在现代社会转型期,信用文化发生了怎样的转向?电影、电视因其视觉性、表意性、世界通用性的传播符号,以及影视艺术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大众化传播范围,使其对于信用文化的重建和传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探究信用文化在影视剧中的话语表征和传播载体,是研究影视剧对信用文化传播的关键。
作者
刘文文
机构地区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2-146,共5页
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影视剧
信用文化
表征
传播
分类号
I235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7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4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周生春,杨缨.
历史上的儒商与儒商精神[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0(4):152-158.
被引量:33
2
贾森·米特尔,黄新萍.
电视类型理论的文化研究[J]
.世界电影,2005(2):25-43.
被引量:17
二级参考文献
57
1
吴国伦(1524-1593).《氟甄洞续稿》《文部》卷3.
2
《士商互动与儒学转向-明清社会史与思想史之一面向》,载《近世中国之传统与蜕变》,“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8年.
3
史蒂夫·尼尔.《类型的问题》[A].贝瑞·凯斯·格朗特主编.《电影类型读本Ⅱ》[C].奥斯汀:得克萨斯大学出版社,1995.第159-183页.
4
米特尔.《电视类型》[M].,..
5
大卫·费舍罗.《类型的比喻:分类在类型理论中的作用》[M].帕克大学 宾夕法尼亚大学出版社,1983..
6
阿尔特曼.《电影/类型》 第3-5章[M].,..
7
.[EB/OL].http://cartalk. cars. com/columns/CC/CCA021TXT, html>,June7,1999.
8
约翰·费斯克.《电视的瞬间:既不是文本也不是受众》[A].艾伦·赛特主编.《遥控器:电视 受众以及文化权利》[C].纽约 劳特里奇出版社,1989.第56-78页.
9
夏洛特·布鲁斯顿.《文本和受众》[M].,.第116-129页.
10
朱丽·D.阿克西.《女人是什么:电视和”卡格尼与蕾丝”节目》[M].教堂山 北卡罗来纳大学出版社,1994..
共引文献
47
1
李法宝,王长潇.
试论香港电视剧类型与观众的观赏偏好[J]
.当代电视,2009(3):59-61.
被引量:3
2
金昌庆,易前良.
大众文化研究中的“类型研究”[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9(3):163-167.
被引量:4
3
苏敏.
视觉思维与电视节目类型的形成[J]
.东南传播,2010(1):66-68.
4
苏敏.
视觉思维与电视节目类型的稳定与创新[J]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26(2):31-33.
被引量:3
5
董军.
论电视媒介事件的类型化特征[J]
.中国电视,2010(4):48-51.
6
王红岩.
电视类型的文化解读[J]
.新闻世界,2010(4):26-27.
7
王兴元,张鹏.
企业家儒商文化特征的一种分析与评价[J]
.经济管理,2012,38(9):180-188.
被引量:4
8
吴韵婷,谢小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渗入儒商精神教育的可行性初探——以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为例[J]
.学理论,2012(16):209-210.
9
苟力丹.
我国现代职业剧发展探析[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3(18):180-181.
被引量:1
10
卢琳.
电视相亲节目的同质化因素与异质性创新研究[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5(6):80-84.
1
王晓磊.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结合[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2(10):83-83.
被引量:1
2
吕晓洁.
女性写作与身体[J]
.中州大学学报,2006,23(4):46-48.
3
刘顺.
论词义的文化符号性[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4(6):55-57.
被引量:1
4
张耀谋,李力.
影响中国信用文化现代转型的因素[J]
.现代企业,2009(6):51-52.
被引量:1
5
杜小刚.
一个不该忽略的问题[J]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2005(1):46-46.
6
郝雨.
人的灵魂有多少波澜和奥秘——评《山花》近期几位年轻作家的小说[J]
.山花,2002(6):93-95.
7
高锋.
常州词派的尊体论[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3(5):684-686.
被引量:1
8
邱江宁.
消费文化与文学文体研究[J]
.文学评论,2010(4):40-48.
9
许净瞳.
《洞庭缘》与《绛绡记》透露的文人心态[J]
.剧作家,2012(3):95-98.
10
胡友峰.
论“微时代”的“微文学”[J]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9(3):43-56.
被引量:4
山东社会科学
201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