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8-40,共3页
Editorial Friend
同被引文献18
-
1任火.本刊2003年优秀论文述评[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4,26(1):165-166. 被引量:1
-
2计亚男.中国期刊方阵开始集结[N].光明日报,2001-7-12(C3).
-
3[8]姚贞.封面赏析[N].新闻出版报,1999-10-20(3).
-
4宫福满.科技期刊要让读者先“读”为快[J].编辑学报,2008,20(6):556-557. 被引量:3
-
5刘静,陈广仁,苏青,吕佳.利用博客窗口 提升期刊影响[J].编辑学报,2009,21(2):136-138. 被引量:17
-
6平劲松,钱志瀚,冯礼和.编者按[J].中国科学(G辑),2009,39(10):1361-1361. 被引量:1
-
7刘洪涛,赵志刚.新媒体语境下传统媒体的突围[J].新闻爱好者,2010(5):32-33. 被引量:8
-
8赵晓兰.高校文科学报编辑立言研究[J].编辑学刊,1999(3):47-48. 被引量:3
-
9吴晓丽,陈广仁,严佳君,岳臣,苏青,齐志红,朱宇.科技期刊品牌建设及延伸经营——《科技导报》办刊实践探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1):99-104. 被引量:33
-
10张明海.关于科技学术期刊提升新闻报道能力的思考[J].编辑学报,2011,23(1):17-20. 被引量:18
二级引证文献12
-
1高荣慧,樊红雨.数字出版环境下医学期刊编辑职能转变的思考[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4,38(1):53-54. 被引量:9
-
2温优华.数字时代学术期刊浅阅读和深阅读的“两手抓”[J].编辑之友,2015(9):43-46. 被引量:11
-
3骆近丹.重视学报校对工作 努力提高办刊质量[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3-95. 被引量:2
-
4温优华.媒介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信息传播策略探讨[J].编辑之友,2013(5):45-47. 被引量:10
-
5吴彬,丁敏娇,贾建敏,毛文明,王小同.利用微信平台打造科技期刊编辑新方式[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5):661-663. 被引量:75
-
6温优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学术期刊的微博经营与管理策略研究[J].出版广角,2014(12):66-68. 被引量:4
-
7陈嘉伟.医学学术期刊开通微信公众平台的意义[J].传播与版权,2015(4):58-61. 被引量:7
-
8刘雪春,王佳,王雅娇,杨建肖,刘伟霄.地方高校学报创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以《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2):169-174. 被引量:11
-
9杨建肖,刘伟霄,王雅娇,王佳,刘雪春.策划行业特色专栏 提升期刊影响力[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4):449-454. 被引量:20
-
10万志超,杨松迎,王志鸿,王青.微信公众平台与期刊文章相关栏目的内容设置探析——以《电力系统自动化》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9):1017-1021. 被引量:17
-
1赵晓兰.高校文科学报编辑立言研究[J].编辑学刊,1999(3):47-48. 被引量:3
-
2夏登武.新媒体语境下科技学术期刊应重视“编辑立言”[J].编辑学报,2012,24(1):40-42. 被引量:11
-
3宫福满.科技学术期刊的补白不能“白补”[J].编辑学报,2007,19(2):147-147. 被引量:5
-
4金得存.编写结合 相辅相成——学术编辑写作论[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8(4):100-102.
-
5耿相新.为编辑立言[J].出版人,2016,0(4):84-84.
-
6袁新洁.梁启超以“完美报章”理想为核心的报刊编辑观刍议[J].中国编辑,2009(3):89-92.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