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色彩·形态·生命——简论“历史物象诗”文本的语言特征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物象是中国诗歌创作中的重要元素之一,自古即有“月”寄寓思乡、圆满之情;“云”表达游子、漂泊之感;而“岁寒三友”(梅、竹、松)则是坚强与高洁之意,此类物象在传统诗歌中比比皆是。大量的客观物象在文化历史的承袭过程中成为诗人潜意识中跃动的诗歌因子。同时,客观物象本身承载着人类丰厚的历史文化符码,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地被历代诗人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
出处 《诗探索》 2014年第1期23-35,共13页 Poetry Explora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14

  • 1王家新.阐释之外——当代诗学的一种话语分析[J].文学评论,1997(2):61-68. 被引量:46
  • 2程光炜.九十年代诗歌:叙事策略及其他[J].大家,1997,0(3):137-143. 被引量:16
  • 3臧棣.《后朦胧诗:作为一种写作的诗歌》[A]..《中国诗选1994》[C].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 4王家新.《夜莺在它自己的时代》[J].诗探索,1996,.
  • 5西川.《90年代与我》,《中国诗歌:九十年代备忘录》,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65页.
  • 6张曙光.《肖开愚诗选·序》,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
  • 7王家新.《讲出一个故事来》,《为您服务报》1995年8月31日.
  • 8孙文波.《生活—写作的前提》[J].阵地,.
  • 9王家新.《当代诗学的一个回顾》[J].诗神,1996,(9).
  • 10奚密.《把灯点到石头里去:中国实验诗歌》,《现代汉诗》1993年秋冬合卷.

共引文献3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