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中医三焦之我见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三焦之名最早出现在《内经》中,如《素问·金匮真言论篇》日:“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府,皆为阳。”这时已经将其归为六“腑”之一。
作者
彭荣琛
万文蓉
机构地区
北京中医药大学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厦门市中医院
出处
《中医药通报》
2014年第2期37-39,共3页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ournal
关键词
三焦
概念
涵义
内涵
分类号
R223.1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37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58
同被引文献
137
1
贺邵华,黄丽,方永奇,李翎.
基于肝肾藏象理论的抑郁大鼠血脑神经递质变化与抑郁症的关系探讨[J]
.时珍国医国药,2018,29(11):2814-2816.
被引量:12
2
封银曼,尚炽昌.
试论三焦的微循环实质[J]
.河南中医,1993,13(3):102-103.
被引量:9
3
王志红.
“三焦”概念的再认识——与新世纪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商榷[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27(4):20-22.
被引量:8
4
宋兴.
陈潮祖教授“膜腠三焦”说[J]
.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94,17(2):6-9.
被引量:41
5
李心机.
中医学气论诠释[J]
.中国医药学报,1995,10(5):18-21.
被引量:21
6
陈林榕.
“半表半里”辨析[J]
.中医药学刊,2005,23(11):2069-2070.
被引量:4
7
李毅,陈章孝,杨胜久,李东锋.
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特性分析[J]
.微循环学杂志,2005,15(4):59-60.
被引量:12
8
张晓文,宋清,徐志伟.
从离子通道理论认识三焦的实质[J]
.陕西中医,2006,27(2):197-200.
被引量:16
9
王环仁,迟晓伟.
脏腑图点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观察[J]
.光明中医,2006,21(7):26-27.
被引量:4
10
陈群,林雪娟.
舌与五脏六腑相关论[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8):564-565.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8
1
师小茜,牛阳.
“半表半里”的研究进展[J]
.光明中医,2016,31(5):750-753.
被引量:2
2
牛文汇.
从三焦论治心衰水肿验案一则[J]
.亚太传统医药,2016,12(18):91-92.
被引量:6
3
淦菊保,龚向京.
论“三焦”系统说[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6,0(7):58-60.
被引量:4
4
芮娜,蒋艳文,彭征屏,潘璐.
基于气和三焦理论探讨脏腑图点穴法的理论基础[J]
.中国医药导报,2017,14(10):120-122.
被引量:12
5
刘风竹,王颖晓.
三焦理论及临床研究概况[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8,25(1):136-140.
被引量:26
6
谈钰濛,胡骏,倪青.
基于三焦气化理论探讨五苓散辨治代谢综合征[J]
.北京中医药,2021,40(5):502-505.
被引量:9
7
刘舰遥,任路.
基于肾与三焦相通理论探讨抑郁病机与治疗[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26(1):89-92.
8
吴晓倩,冯妍琪,郭乃婷,徐佳林,霍介格.
霍介格从三焦辨治恶性肿瘤患者灼口综合征经验[J]
.内蒙古中医药,2024,43(2):80-81.
二级引证文献
58
1
李庆睿,李晨曦,王明凯,周丽,叶濮乐,吴林,李华,秦国政.
对三焦“孤腑不孤”及其临床意义的阐释[J]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11):49-51.
被引量:5
2
黄高,曹继刚,秦忠,陈云志,曹峰,杨长福,李文,孙达.
从三焦论治肺病证理论浅析[J]
.辽宁中医杂志,2020,47(1):83-85.
被引量:5
3
卢玉峰.
圆环上的一类Toeplitz算子[J]
.Chinese Quarterly Journal of Mathematics,2000,15(1):103-106.
4
郑昕,丁慧.
从“调治三焦”论治痤疮[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3):1091-1094.
被引量:14
5
芮娜,彭征屏,潘璐.
脏腑图点穴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随机对照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2017,14(23):64-66.
被引量:16
6
张晨阳,王维,陈文慧.
半表半里证与免疫调控相关性探讨[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13(5):718-720.
被引量:3
7
陀鹏,李成林,陈炜,陆玉薇,叶仕晟.
从三焦论治慢性心衰发展[J]
.四川中医,2018,36(6):201-204.
被引量:5
8
刘学永,何聪芹,郭术莲,王聪舟,陈峰.
基于痰瘀互结理论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中医病机及治疗[J]
.医学综述,2018,24(14):2841-2844.
被引量:7
9
王文晟,袁德培,赵云昇,王雨,李先晓,余远鹏,宗星煜.
小儿推拿脏腑点穴法中医理论探源[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8,35(3):71-72.
被引量:5
10
沈明霞,李红,谢海彬.
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脏腑点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8,25(5):13-18.
被引量:14
1
古容芳.
以三焦辨证治疗肾炎水肿[J]
.光明中医,1999,14(2):17-19.
2
金才杰,郭杏斐,李合国.
胰腺与中医“三焦”的关系探讨[J]
.中医临床研究,2016,8(28):53-55.
被引量:9
3
王虎良.
中医“三焦”探析[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20(5):515-516.
被引量:2
4
吴健,张璋.
浅谈中医三焦翻译[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21(2):10-12.
被引量:6
5
张绍江.
试论《内经》中六府之三焦[J]
.江苏中医药,2007,39(2):13-14.
被引量:1
6
范海鹰,严隽陶,吴银根.
退六府手法对幼兔发热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J]
.中国医药学报,1990,5(3):8-11.
被引量:7
7
孙超,王寅,刘海军,邱文超.
浅议傣医“三盘”学说与中医“三焦”之异同[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1,17(11):49-50.
被引量:4
8
刘玉宁,方敬爱,陈以平.
肾脏病中医三焦辨证论治的思路与方法[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6,17(5):377-380.
被引量:16
9
贺小丽.
川芎治疗头痛的体会[J]
.江西中医药,2004,35(10):48-49.
10
蒋茂明.
川芎治疗各类头痛的功效[J]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23(3):156-156.
中医药通报
201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