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学衡》派与非宗教运动之争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20世纪20年代关于宗教问题的大讨论中,《学衡》同仁反对非宗教运动,认为宗教能够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提升人类的道德感,弥补科学之不足。对教会问题,《学衡》派认为,一方面须秉承将教会和宗教区分对待的原则,另一方面应承认教会在近代中国发展进程中对教育、医疗、科技等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
作者
付洁
机构地区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0-136,共7页
Jiangxi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学衡》
新文化运动
非宗教运动
分类号
B916 [哲学宗教—宗教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3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1
高叔平.蔡元培哲学论著[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
2
高叔平,编.蔡元培全集(第4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
3
李大钊.李大钊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
张钦士.国内近十年来之宗教思潮[C].北京:燕京华文学校,1927.
5
胡先辅.文学之标准[J].学衡,1924,(31).
6
高叔平.蔡元培全集(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164,134-135.
7
高叔平.蔡元培全集(第3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298.
8
李大钊.李大钊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1-15.
9
一苇.再论宗教问题[J].学衡,1922,(6).
10
缪凤林.中国人之佛教耶教观[J].学衡,1923,(14).
共引文献
37
1
刘道玉.
大学教育国际化的选择与对策[J]
.高等教育研究,2007,28(4):6-10.
被引量:67
2
陈家顺.
导入和整合:康德教育哲学思想在近代中国[J]
.高等农业教育,2007(5):85-88.
被引量:3
3
王琼.
论五四时期中国社会的公民观念启蒙[J]
.北方论丛,2008(5):104-107.
被引量:3
4
张可荣.
李大钊民族复兴思想初论[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2):89-94.
被引量:9
5
汤婕,冯新宇.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及其中国化[J]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1):4-7.
被引量:2
6
张可荣.
费希特《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与“九·一八”后民族复兴思潮[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2):81-86.
被引量:4
7
平家秀,雷家军.
李大钊早期思想中的调和观之渊源[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0(3):25-29.
被引量:2
8
李婳.
高校美术鉴赏类课程的重要意义及其教学模式改革[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0,30(4):49-50.
被引量:3
9
张可荣.
近代“中华民族复兴”观念形成的历史考察[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5):54-60.
被引量:14
10
申心刚.
从实践性视角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1):1-6.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37
1
薛晓建.
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与非基督教运动的关系[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7(3):37-40.
被引量:5
2
吴茂华.
非基督教运动中的知识分子[J]
.书屋,2008(3):35-39.
被引量:2
3
杨剑龙.
论非基督教思潮与中国教会本色化运动[J]
.甘肃社会科学,2010(1):7-11.
被引量:5
4
蓝奕.
非基运动汕头教会学校的发展[J]
.黑龙江史志,2010(9):25-26.
被引量:1
5
郭若平.
“非基督教运动”(1922—1927)研究概述[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97(11):70-73.
被引量:5
6
刘心勇.
非基督教运动述评[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31(2):74-78.
被引量:5
7
牟德刚.
中国共产党在非基督教运动中的立场态度及其历史意义[J]
.江汉论坛,2004(8):106-108.
被引量:4
8
田海林,赵秀丽.
早期中国共产党与“非基督教运动”[J]
.中共党史研究,2002(4):37-43.
被引量:4
9
孙涛.
论非基督教运动的主要成因[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7(6):125-129.
被引量:2
10
袁蓉.
论国民党要人在“非基督教运动”中的立场[J]
.史林,2001(3):89-92.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彭瑞康.
近20年“非基督教运动”研究综述[J]
.嘉兴学院学报,2022,34(1):75-80.
1
何兆武.
也谈对《学衡》派的认识与评价[J]
.读书,1999,0(5):46-54.
被引量:3
2
苏桂宁.
《学衡》的文化立场——关于20世纪初中国文化选择的一种考察[J]
.文艺理论研究,2006(1):86-91.
被引量:1
3
汤一介.
汤用彤与胡适[J]
.中国哲学史,2002(4):95-105.
被引量:2
4
付洁.
《学衡》与近代墨学研究[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3(1):61-68.
5
李毅.
中国现代文化保守主义的理想回应——《学衡》派文化观辑释[J]
.哲学动态,1997(7):28-30.
6
韩晗.
上清旧文学之弊,下开新儒家之源——关于《学衡》杂志的再思考与再认识[J]
.船山学刊,2006(2):202-205.
被引量:2
7
论吴宓的中国传统文化观[J]
.中国文化研究,1996(1):63-70.
被引量:7
8
周作人.
国粹与欧化[J]
.书摘,2009(2):82-83.
9
魏建.
儒学现代化:重新审视新青年派与学衡派论战[J]
.学习与探索,2015(7):129-136.
被引量:2
10
朱人求.
李大钊的儒家文化情结[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4(5):548-553.
被引量:2
江西社会科学
201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