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论的思考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国学热"的逐渐升温,我们需要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视界融合"中存在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并不是简单的相结合,而是一个不断的生成过程。我们应当立足于现实生活,以当代人的视角重新诠释、革新传统文化,通过逐渐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不断寻求新的契合点,使二者达到一种更高的普遍性。
作者
张雅琳
机构地区
渤海大学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7-150,共4页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
“国学热”
视界融合
分类号
A8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82
同被引文献
107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10
1
汤一介.
古今东西之争与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J]
.江淮论坛,1994(6):10-17.
被引量:11
2
孙正聿.理论及其与实践的辩证关系[N].光明日报,2009-11-24(3).
3
毛泽东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1.707.
4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489.460.
5
金忠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论[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40.
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52.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412,734.
8
陈先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时代课题[N].人民日报,2010-12-27.
9
王淑萍.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视界融合”的思考[J]
.河北学刊,2007,27(2):18-21.
被引量:4
10
高清海.
哲学的命运与中国的命运──20年哲学历程的回顾与展望[J]
.哲学研究,1998(6):19-26.
被引量:37
二级参考文献
1
1
高清海.
哲学的命运与中国的命运──20年哲学历程的回顾与展望[J]
.哲学研究,1998(6):19-26.
被引量:37
共引文献
82
1
张春光.
“天人合一”的现代转化——以《周易》与《自然辩证法》的对话为中心[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1,37(5):110-116.
被引量:3
2
王淑萍.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视界融合”的思考[J]
.河北学刊,2007,27(2):18-21.
被引量:4
3
张艳国.
再论新民主主义文化观[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4(1):14-20.
被引量:5
4
肖冬松.
马克思主义哲学总体性研究综述[J]
.理论建设,2001,17(5):41-44.
5
孙雪岩.
契合与契机——试析近代基督教在中韩传播的文化因素[J]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58-60.
被引量:3
6
周书俊.
选择的客体作为理论和作为实践对于主体的区分[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3):95-98.
7
李世闻.
对传统教科书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反思[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6):67-70.
8
李世闻.
超越传统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复兴的必由之路[J]
.新疆社科论坛,2005(6):54-57.
9
刘武军.
突出唯物辩证法教学,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J]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5,18(1):116-119.
10
胡群英.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体系的建构与意义[J]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26-30.
同被引文献
107
1
徐彦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中国先进文化传承[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22):31-32.
被引量:1
2
韩金强.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点文化思考[J]
.理论月刊,2009(8):11-13.
被引量:3
3
张秉楠.
80年代以来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的讨论[J]
.社会科学战线,1992(4):100-107.
被引量:4
4
王秀美.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研究述评[J]
.理论视野,2014(4):27-31.
被引量:3
5
丁云.
毛泽东对中国民间文化传统的继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3):26-29.
被引量:10
6
黎康.
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方式[J]
.江西社会科学,2005,25(5):49-55.
被引量:15
7
李朝阳.
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思考[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6):1-6.
被引量:27
8
颜永琦.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5):28-31.
被引量:1
9
方君诚.
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兼与王锐生先生商榷[J]
.哲学动态,2007(6):8-11.
被引量:9
10
陈金明.
文化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
.江汉论坛,2008(7):44-47.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7
1
王蓉.
试论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J]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9,34(1):141-143.
被引量:1
2
孙贤雷.
党的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回顾和展望[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3):6-11.
被引量:2
3
崔陶陶.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J]
.文教资料,2020(26):36-37.
4
刘学玲,吴文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研究综述——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J]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23,32(1):95-105.
被引量:1
5
郑东东.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发展论的分析[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34(2):72-72.
被引量:3
6
迟曜辉.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必然性[J]
.智富时代,2015(7X).
7
刘岩.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思考[J]
.智库时代,2019(5):282-28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8
1
王蓉.
试论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J]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9,34(1):141-143.
被引量:1
2
杜泽伟.
“文化自信”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析[J]
.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8):116-117.
3
刘玉玲.
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的碰撞[J]
.传媒论坛,2020,3(24):137-138.
被引量:1
4
叶卓图.
探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创造性运用与创新性发展[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7(9):21-22.
被引量:1
5
韩超群.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路径分析[J]
.鄂州大学学报,2022,29(5):8-10.
6
陆卫明,陈林敏.
“第二个结合”:政治与学术的张力[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4,10(1):26-38.
7
刘晟,杜艳伟,马金玉,赵树明.
新时代医学生依托“杏林青马工程”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及必要性[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9,0(6):230-232.
被引量:1
8
杨永生.
以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和基因的共产党人精神境界[J]
.山西青年,2019,0(14):152-152.
1
王淑萍.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视界融合”的思考[J]
.河北学刊,2007,27(2):18-21.
被引量:4
2
宿燕琴.
试论“国学热”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J]
.群文天地,2012(3):159-160.
被引量:3
3
闵治强.
运用解释学方法学习邓小平理论[J]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1):36-37.
4
刘鹏飞,王晓伟.
略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0,20(4):7-9.
5
邰欣欣,王静静.
文化认同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
.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3(1):26-28.
被引量:1
6
韩海涛,刘长军.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多样形态[J]
.理论学刊,2010(10):16-20.
被引量:1
7
斯琴格日乐,刘建华.
邓小平尊师重教思想的视界融合与主题确认[J]
.教育探索,2006(5):1-2.
被引量:1
8
林默彪.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多重诠释视界[J]
.东南学术,2004(S1):46-48.
被引量:2
9
马艳青.
试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特色[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8(8):94-96.
10
旷三平.
马克思的思维方式:实践与创新[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2):50-55.
被引量:1
社会科学研究
201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