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中国画的视觉语言艺术魅力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视觉语言属于表现性符号系统,是构成作品的基础。视觉语言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时于中国画来说,视觉语言主要通过线条、色彩、构图等形式来表现人们的审美感受和丰富的情感。本文主要从中国画视觉语言艺术形成的原因和中国画视觉语言选择的形式两个方面对中国画的视觉语言艺术进行论述。
作者 朱丽娜
出处 《芒种》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35-236,共2页 Mangzhong Literatur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9

  • 1李泽厚.美学三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
  • 2[3]朱育力译.透视学[M].龙门联合书局,1954.
  • 3[3]徐卫.中国画意向形态研究[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 4[4]宗白华.意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 5[5]宗白华.艺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 6[7]安格尔论艺术[M].辽宁:辽宁美术出版社,1980.
  • 7任红伏.第三届全国中国画展评委访谈[J].国画家,2007(5):2-4. 被引量:1
  • 8李学锋.透视基础教学[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0..
  • 9李小吾.问题更加突出的第三届全国中国画展[J].当代中国画,2007,0(8):18-19. 被引量:1

共引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