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薪酬问题与对策:A公司的“结构制”管理方法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A公司薪酬制度改革引发了团队涣散和公司重任无人承担的结果,管理者并未意识到这是由薪酬制度不合理所造成的。为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在公司内施行"基本工资+团队工资+公司奖励"的薪酬制度非常必要,这种薪酬制度可实现一举多得:员工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公司可在工资分配方面适度分权;增强基层领导权威性;减少单兵作战增加团队合作,降低员工和管理者的私利性动机。
作者
孟祥林
机构地区
华北电力大学政教部
出处
《理论建设》
2014年第1期67-72,共6页
Theory Construction
关键词
薪酬
结构工资制度
管理方法
分类号
F272.923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李乾文,赵曙明.
企业创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关系探析[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08,30(4):17-24.
被引量:30
2
孟祥林.
F集团公司激励方案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5,22(10):65-69.
被引量:6
3
孟祥林.
M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问题与改革对策[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24(11):64-67.
被引量:11
4
孟祥林.
以虚衔欺骗骨干员工的隐患与对策[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26(1):61-63.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41
1
齐红倩,钟贤巍.
企业本质属性的激励理论及管理实践[J]
.经济纵横,2004(12):53-56.
被引量:5
2
孟祥林.
由日本IBM公司薪酬期望值管理引发的思考[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5,22(1):64-67.
被引量:4
3
柳晓君.
论企业员工有效激励机制的建立[J]
.社会科学辑刊,2005(1):180-182.
被引量:3
4
康丽琴.
试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偏好激励问题[J]
.江苏商论,2005(2):83-84.
被引量:3
5
王家龙.
激励理论的发展过程和趋势分析[J]
.求实,2005(4):48-50.
被引量:20
6
欧阳洁.
企业激励机制研究与设计[J]
.经济问题,2005(1):43-45.
被引量:22
7
刘江花,陈加洲.
个体激励与团队激励的选择决策模式[J]
.管理现代化,2005,25(3):20-22.
被引量:14
8
孟祥林.
F集团公司激励方案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5,22(10):65-69.
被引量:6
9
刘金祥.
对企业集团组织结构变革的思考[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1):48-49.
被引量:4
10
孟祥林.
警惕极端化考核[J]
.企业管理,2007(5):36-39.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45
1
孟祥林.
薪酬激励还是制度建设:以MER公司为例的策略分析[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3-6.
2
罗英,安玉琴.
创新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探析[J]
.大众商务,2010(16):163-164.
被引量:9
3
赵步同,张浩.
构建创新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12):58-59.
被引量:4
4
房仲威.
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的考核及实施思路[J]
.菏泽学院学报,2013,35(S1):48-50.
被引量:2
5
徐泰方.
获取现代企业竞争优势的途经研究——基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J]
.中国商界,2010(3):234-235.
被引量:3
6
孟祥林.
M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问题与改革对策[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24(11):64-67.
被引量:11
7
孟祥林,屈朝霞.
权力制衡的互动考核:N机械厂的管理问题与策略分析[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2):62-66.
被引量:1
8
李昆,赵曙明.
人力资源管理与国际经验借鉴:深航个案[J]
.改革,2008(9):116-122.
被引量:3
9
孟祥林.
制度重于泰山:C公司留住优秀员工的制度设计[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4):42-47.
被引量:1
10
孟祥林.
以虚衔欺骗骨干员工的隐患与对策[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26(1):61-63.
被引量:6
1
孟祥林.
A公司薪酬制度改革引发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
.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6(4):71-74.
被引量:2
2
王恩涛.
浅谈现行的结构工资制度[J]
.河北财经学院学报,1991,12(5):83-84.
3
于清恩.
谈中外合资企业的内部运行机制[J]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33-34.
4
张艳.
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研究[J]
.现代商业,2007(06Z):61-61.
5
李桂荣.
完善结构工资制度[J]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1991(11):44-46.
6
吉林省劳动厅发布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体制改革后有关工资问题的处理意见 吉劳计字[1999]2号[J]
.劳动保障世界,1999,0(8):34-34.
7
孙建秋,一凡.
结构制薪酬为K公司解忧[J]
.人力资源,2004(12):22-23.
被引量:1
8
卜素珍.
从身份到岗位的转变——高校实施绩效工资制的探讨[J]
.中国经贸导刊,2009(16):91-91.
被引量:1
9
毕勇.
管理中的激励法[J]
.全球瓦楞工业,2005(10):112-112.
10
杨文剑.
如何搞好安全质量结构工资制探讨[J]
.时代经贸(下旬),2008,6(11):109-109.
理论建设
201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