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引言魏晋时期的佛经翻译产生了中国最早的翻译研究,对此,佛学、史学和译学界的学者都做过很多讨论。关于“最早的译学”,有认为始于支谦[1],也有认为是道安[2]提出了最早的翻译理论。我们认为,实践不必然产生理论、有观点也不代表就有研究。译史早期人们对翻译缺乏科学认识,也不专门研究翻译,实践存在大量算不上严格翻译的变译行为[3]。随着佛教的发展,佛经在频繁的注疏、传抄和研究中暴露出种种问题,人们才认识到一直以来所尊奉的“经”实为“译本”。在没有“翻译学科”、也无力阅读原文的条件下,人们只能借助传统文献研究法研读经本,其中突出的代表就是公元四世纪的高僧道安。他在解经工作中做了大量版本、目录和校雠工作,进行了译本与译本的比较或原本与译本的比较,并最终由解经走向译经。本文将聚焦这一转折,揭示道安之于中国翻译研究的萌芽意义。
出处
《法音》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17,共5页
The Voice of Dharma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基于综合语言活动的翻译研究--以三至五世纪佛教和基督教的跨文化发展为例"阶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为13YJC74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