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谈文学无用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礼上,莫言先生提出文学是无用的观点这令人深思。回顾中国近现代文学史,文学无用论其实很早就被提出,其中以王国维的超功利文学观和周作人的平民文学论为代表。文学无用论阐释的是一种非功利性的、以"言志"为目的的文学理论,其不可小觑的美学功能,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作者
马嫣然
机构地区
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39-40,共2页
Journal of Huaibe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关键词
文学无用论
超功利文学观
平民文学
分类号
I02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王国维.论近年之学术界[M]..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C].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7.108.
2
周作人.风雨谈[M].长沙:岳麓书社,1987:114.
3
阿尔方斯·西尔伯曼.文学社会学引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8.
共引文献
7
1
王剑.
中国文学现代演进的三个环节——以梁启超、王国维、周作人为个案的考察[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23(1):33-36.
被引量:1
2
王剑.
梁启超早期文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从《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论起[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8,25(1):31-34.
3
范永康.
周作人“言志”文艺观的历史际遇及其理论价值反思[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1):90-93.
4
雷文学.
人情物理寄苦生——论周作人对老庄思想的吸收[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2(3):51-55.
5
张宜雷.
戊戌变法前后的两次“文学无用论”思潮探析[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4):375-378.
被引量:2
6
蒲晓彬.
论文章阅读主体再生产能力的培育技法[J]
.焦作大学学报,2011,25(2):78-80.
7
卢文超.
“艺术—社会”学与“艺术—社会学”——论两种艺术社会学范式之别[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8(2):123-127.
被引量:11
1
张宜雷.
戊戌变法前后的两次“文学无用论”思潮探析[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4):375-378.
被引量:2
2
刘晓溪.
周作人及其文学批评[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8):85-86.
3
汤奇云.
从浪漫主义“中国化”看新文学本体论的生成[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2(2):99-105.
4
孔范今.
舍下论学:关于文学[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62(2):1-14.
被引量:2
5
焦元溥.
艺术无用,代代流传[J]
.杂文选刊,2013,0(3):40-41.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