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16—18世纪“东学西渐”重探:动因与启示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16—18世纪,中国文化能够传播到西方,东学西渐产生广泛影响,并不是中国有意而为之,而是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水到渠成的结果。究其动因主要为:强大的国家硬实力,高素质的文化传播者,欧洲社会转型的需求。这种中国文化被"走出去"的动因对思考当下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具有启示意义。
作者 郑朝红
机构地区 河北大学
出处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2-146,共5页 Guizhou Social Scienc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明史·地理[M].光绪同文局刻本,卷40,志第16.
  • 2门多萨.中华大帝国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8.
  • 3利玛窦,金尼阁.利玛窦中国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8:10.
  • 4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3)[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3-4.
  • 5罗伯特·B.马克斯.现代世界的起源:全球的、生态的述说[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11.
  • 6安哥拉·麦迪逊.世界经济千年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61.
  • 7茅海建.天朝的崩溃[M].北京:三联书店,1995:扉页.

共引文献17

同被引文献16

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