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佛教慈善组织秉承传统的慈悲观念和向善精神,融合当代"人间佛教"的思想精神,参与开展了大量的慈善公益活动。但是,由于自身能力不足以及外在环境的限制,许多佛教慈善组织目前还处于救济型阶段,即以单纯的财物救济为主,缺乏更为专业化的服务方式。本研究以天津市佛教慈善功德基金会为例,通过分析其组织理念、与佛教寺院之间的关系以及为获取政府信任而采取的应对策略等方面,探讨"救济型"佛教慈善组织的内在生存逻辑。本研究认为,积极的入世理念、良好的寺院支持以及政府的认可是天津市佛教慈善功德基金会发展的关键。同时,本研究指出,佛教慈善组织如果继续固守现有的发展思路,从长远来看既不利于促进组织的专业化,也不利于实现组织的独立性。因此,由救济型向服务型慈善组织转变,实现组织的独立性和专业化是当前慈善组织发展的关键。
This stud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organization ideas,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temples, and the strategies the organizations taken to gain the trusts of the local governments, tries to explore the survival logics of the Buddhist charity organizations.
出处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8-165,157,共9页
Journal of Northwestern Ethnic Studies
基金
中山大学中国南方公益慈善研究院委托项目"中国-东南亚华人慈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佛教慈善组织
救济型
生存逻辑
Buddhist charity organization
relief service
survival logic(see P.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