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过去临床医务工作者普遍认为,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整,对疼痛的敏感性差,故一直未予重视和正确处理。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无论是足月儿或早产儿,出生后即具有感受疼痛的能力。疼痛经历不仅造成新生儿近期的生理、行为、激素代谢水平的紊乱,还将可能导致感知行为和神经功能上的损害等严重后果[±]。故新生儿接受可致疼痛性操作时,医务人员应重视并关注其疼痛问题。缓解疼痛主要的方法可分为药物性治疗及非药物性干预,主要根据其疼痛的性质而进行选择。新生儿出生后除了通过足跟采血进行常规疾病筛查外,有研究显示,早产儿及危重患儿住院期间承受的疼痛经历大部分是来自于足跟采血[2]。足跟采血时间短但高频率且使用范围较广,故应寻找简单、可耐受、有害性较小,并且具有临床可实施及便利性的干预措施。研究中常见的方式有口服糖水、非营养性吸吮、袋鼠式护理、音乐疗法等。其中糖水被认为其甜味可刺激人体内源性阿片系统提供自然镇痛,且易实施而在国外研究中大量涉及。国内也有相关的文章但对于糖水的使用对象、使用时机、种类、给予方式、量及浓度等方面存在许多不同的意见,故本研究旨在通过文献回顾对糖水在新生儿中使用情况进行综述,为临床实施提供一定程度的指导,并为以后的相关研究起到借鉴作用。现综述如下。
出处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年第12期1373-1375,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Nur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