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拟态环境”(Pseudo-environment)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美国学者瓦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在1922年出版的《公众舆论》(Public Opinion,也译作《舆论学》)一书中,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拟态环境是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
作者
梁锋
机构地区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出处
《新闻前哨》
2014年第5期90-90,共1页
Press Outpost
关键词
拟态环境
大众传播活动
大众传播媒介
信息环境
《舆论学》
美国学者
公众舆论
李普曼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19
1
郭晴,郝勤.
媒介体育:现代社会体育的拟态图景[J]
.体育科学,2006,26(5):21-24.
被引量:55
2
李艳.
“拟态环境”与“刻板成见”——《公众舆论》的阅读札记[J]
.东南传播,2010(5):86-88.
被引量:35
3
胡娟.
我国传统体育的媒介话语呈现——以《中国体育报》报道为例[J]
.体育与科学,2011,32(6):5-9.
被引量:3
4
郭蓓.
媒体标签化:新闻报道对摔倒老人的形象建构[J]
.今传媒,2014,22(9):54-55.
被引量:5
5
王瑜.
大众传媒视角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国际传播策略研究[J]
.新闻界,2014(18):34-38.
被引量:14
6
魏丹冰.
浅析新闻报道真实性的缺失对媒体公信力的伤害——以“湘潭产妇死亡事件”报道为例[J]
.新闻世界,2014(12):183-184.
被引量:2
7
熊思雨.
浅议大众传媒中“作为屏蔽的成见”[J]
.采写编,2015,0(3):23-24.
被引量:1
8
袁鑫.
从舆论的反转看新闻的正反面[J]
.新闻研究导刊,2015,6(12):102-102.
被引量:4
9
高如,王禹涵.
理性回归:网络舆情演变路径及媒体应对——以“西安医生自拍事件”为例[J]
.青年记者,2015(18):34-35.
被引量:2
10
安娜.
数字时代的浅阅读现象[J]
.青年记者,2015(19):38-3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4
1
郝雨,马轶男.
媒介转型期网络新闻的“迫切归因”及规避[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2(2):138-144.
被引量:8
2
李昕芯.
“后真相”视域下反转新闻的影响及对策探析[J]
.新闻研究导刊,2020,11(11):67-68.
被引量:2
3
王兰.
媒介与体育:《人民日报》对民族传统体育拟态图景的构建[J]
.浙江体育科学,2021,43(5):47-53.
4
何佳仪.
用户思维下抖音APP拟态环境的建构与传播[J]
.新闻前哨,2024(1):69-71.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管媛辉,胡万鹏.
后真相时代传统媒体的失位与救赎[J]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8(4):158-160.
被引量:1
2
彭翠,彭焕萍,黄斌.
倾听与变革:关于普通高校传媒教育的再思考[J]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8,33(5):89-92.
被引量:7
3
鲍家树.
论民主党派机关报刊在新时代的发展路径[J]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0(3):36-39.
4
李苒苒.
社群媒体时代的网络舆论场:传媒生态的重构与媒介救赎[J]
.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8):90-90.
5
彭翠,董方旭,金佳璇.
自媒体时代弘扬传统文化的新探索——以公众号“陆地诗词”的融合传播为例[J]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0,35(3):30-34.
被引量:1
6
王鑫鑫.
自媒体时代反转新闻的影响及对策——以“山东环卫工被顶替教师岗”事件为例[J]
.声屏世界,2021(3):19-20.
7
刘晶,潘南君.
算法推荐下的公共议题传播[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6):57-65.
被引量:10
8
王继新,郭泽萍.
“后真相”时代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策略研究[J]
.天中学刊,2023,38(2):150-156.
9
张秀丽,窦博乐,操诗悦.
以连接促可知:新时代国际传播的媒介化可见考察[J]
.新媒体与社会,2024(2):359-367.
10
彭翠,郑积梅.
智媒时代新闻传播教学的创新性改革略论[J]
.郑州师范教育,2019,8(4):33-38.
1
楼宝玉.
舆论与民主——读李普曼的《舆论学》[J]
.视听纵横,2009(6):85-88.
被引量:2
2
吴灏鑫,占琦.
从3D电影的兴起看3D影像营造的“拟态环境”[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33(11):163-164.
被引量:5
3
高一凡.
解读客观性理想背后的现实[J]
.青年记者,2013(7):78-79.
4
陈力丹教授专著《舆论学》再版[J]
.国际新闻界,2012,34(9):103-103.
5
吕强.
读李普曼《舆论学》——网络技术导致的突变[J]
.卷宗,2014,4(3):466-467.
6
汪海宁.
论当代媒体与舆论格局的变革[J]
.新校园(中旬刊),2014,0(7):249-249.
7
李瑾.
传播学“刻板印象”理论研究的发展困境与创新[J]
.商,2014(17):128-128.
被引量:1
8
张佰明.
微博 构筑个性化拟态环境的自媒体[J]
.中国工人,2012(3):4-6.
被引量:1
9
林珊.
美国新闻传播学的教材《舆论学》[J]
.国际新闻界,1986,8(4):32-34.
被引量:6
10
刘玲玲.
公众舆论如何“舆民之论”——读李普曼的《公众舆论》[J]
.新闻世界,2011(1):143-144.
被引量:1
新闻前哨
201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