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探析转喻在诗歌中的应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转喻(metonymy),也称换喻、借代,转喻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意思是"意义的改变"。传统上,转喻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修辞格。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转喻被逐渐认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和经常使用的语言现象。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是一种认知过程,在同一理想认知模型中,某一概念实体提供达到另一概念实体的途径。转喻和思维密切相关,这是已被大部分认知语言学家肯定的。目前,转喻的研究已经渗透到许多领域。转喻可以在诗歌作品中广泛运用来达到特殊的、预定的文学效果。
作者
魏源
机构地区
贵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4年第5期90-91,共2页
English Square
关键词
转喻
诗歌
墓园挽歌
分类号
H0-0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7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Lakoff & Johnsen. 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3.
2
束定芳.
隐喻和换喻的差别与联系[J]
.外国语,2004,27(3):26-34.
被引量:165
3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
周福娟.
指称转喻在文学语篇中的诗学功能[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1):102-105.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袁野.
语篇理解的体验观:认知心理学的新阐释[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30(1):10-14.
被引量:5
2
魏在江.
概念转喻与语篇衔接——各派分歧、理论背景及实验支持[J]
.外国语,2007,30(2):29-36.
被引量:56
3
Eco, U. The semantics of metaphor[A]. In Innis,R E (ed.) 1985.
4
Gibbs, R. The Poetics of the Mind[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5
Jakobson, R. Closing statements: Linguistics and Poetics[A]. In Innis, R E (ed.) 1985.
6
Innis, R E Semiotics, an Introductory Anthology[C].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5.
7
Lakoff, G & Johnon, M Metaphors We Liveby[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8
Lakoff, G & M Turner. More Than Cool Reason: 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9.
9
Langacker, R. Concept, Image and Symbol: the Cognitive Basis of Grammar[M]. Berlin and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1999.
10
Abdul Gabbar Mohammed Al-Sharafi. Textual Metonymy-A Semiotic Approach [ M ]. Palgrave Macmillan, 2004.
共引文献
170
1
陈燕婷.
基于语料库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对“hand”隐喻义与转喻义的使用情况[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0(33):46-50.
2
庞晓红.
认知视域的一词多义研究——以常用词汇right为例[J]
.校园英语,2020(34):238-240.
3
马雯.
认知语用学视角下的转喻分析[J]
.现代英语,2020(12):84-87.
被引量:1
4
龚睿超,毛智慧.
汉英“虎”动物习语的隐喻相似性基础[J]
.汉字文化,2022(20):164-166.
被引量:1
5
束定芳.
绰号的认知语言学分析——以《水浒传》中108将绰号为例[J]
.外语学刊,2009(2):29-32.
被引量:29
6
李辉,吕海英.
浅析修辞意义上隐喻的程度性[J]
.中国校外教育,2008(8):85-85.
7
黄会健.
隐喻的认知探微[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51-56.
8
黄蕾,何明烈.
修辞格metonymy和synecdoche汉译探析[J]
.作家,2011(4):180-181.
9
唐小佳,史宝辉.
转喻研究在中国[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3(S1):98-100.
被引量:3
10
张琰.
隐喻能力、转喻能力、构式习得——以V+off构式习得为例[J]
.新课程学习(中),2009,0(12):263-264.
1
李容蓉.
解构主义看忠实——浅析《墓园挽歌》丰华瞻译本[J]
.科教文汇,2009(27):253-253.
被引量:1
2
或彧.
幽默与修辞[J]
.赤峰学院学报(作文教学研究),2010(1):32-33.
3
栾莺.
“墓园挽歌”的语音修辞分析[J]
.现代企业教育,2008(16):134-135.
被引量:2
4
曾奇.
诗歌翻译多样化实证与阐释——托马斯·格雷《墓园挽歌》(首节)汉译个案研究[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7(5):90-92.
5
侯维瑞.
句法在文学语言中的运用及其效果[J]
.外国语,1983,6(5):16-22.
被引量:3
6
杭零.
法语中的中文借词[J]
.法语学习,2006(5):18-21.
被引量:1
7
王文倩.
从许译《论语》看许渊冲的翻译思想[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5(4):22-25.
被引量:1
8
王吉祥.
从词法和句法特点看古希腊语的思维模型[J]
.学海,2008(6):62-66.
9
陈德用.
《红楼梦》中女性体态语的阶级性及其翻译[J]
.宿州学院学报,2006,21(2):52-55.
被引量:2
10
程勇,时瑾.
试析英语委婉语的类型与构成[J]
.英语知识,2009(1):4-6.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