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39-40,共2页
World Agriculture
同被引文献22
-
1殷成文.日本奶业发展迅猛[J].中国牧业通讯,2004(13):14-15. 被引量:3
-
2王威,顾海英.中国乳品加工业的过度竞争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5(2):40-45. 被引量:19
-
3朱博文.美法日家庭农场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5):87-91. 被引量:49
-
4马凤才,赵连阁.黑龙江垦区土地经营制度与家庭农场发展[J].农业经济,2005(12):18-19. 被引量:7
-
5朱学新.家庭农场是苏南农业集约化经营的现实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06,27(12):39-42. 被引量:66
-
6黄珺.农业产业化、合约稳定性及利益分配的博弈分析[J].经济问题,2007(6):72-74. 被引量:9
-
7唐玉燕.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以黑龙江垦区龙头企业与农户为例[J].农场经济管理,2007(4):6-8. 被引量:2
-
8杨国巧.基于博弈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分配模型[J].全国商情,2007(8):91-91. 被引量:2
-
9日本酪农乳业协会编辑部.2004年酪农和乳业基础知识(日语版)[M].日本:日本酪农乳业协会,2005.10—70.
-
10农林统计协会编辑部.食料、农业、农村白皮书(日语版)[M].日本:农林统计协会,2004.12—44.
引证文献4
-
1方志权,王威.日本治理奶业过度竞争的经验[J].现代日本经济,2006,25(4):44-47. 被引量:6
-
2王威,方志权.日本治理奶业过度竞争的经验与启示[J].上海农业学报,2006,22(3):99-101. 被引量:2
-
3王威,刘丽萍.基于产业链模式的奶业利益分配机制研究[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10,15(3):122-127. 被引量:4
-
4孙芳,丁满臣,白晨.日本家庭牧场农牧业纵横一体化规模经营启示[J].日本问题研究,2016,30(5):8-16.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14
-
1陶箭.日本奶业发展经验[J].世界农业,2011(7):68-70. 被引量:5
-
2颜宏文,马瑞,蒋铁铮.基于Java的Intranet/Web环境中分布式异构数据库互操作的研究[J].长沙水电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5(1):36-38. 被引量:2
-
3张啸.浅谈我军纪律文化及其形成与发展[J].大观周刊,2012(25):83-84.
-
4张志恒,安尼瓦尔.乌斯曼,李晋,向天江.日本学生营养餐与饮用奶情况考察报告[J].中国奶牛,2012(22):56-59. 被引量:5
-
5王威,高敏蕙.日本乳制品安全由乱到治的经验与借鉴[J].科技与管理,2015,17(3):7-12. 被引量:1
-
6黄晶.中日乳制品供应链管理比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29):40-41.
-
7陈吉铭,王琛,何忠伟,刘芳,何向育.北京奶牛产业链利润分配机制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2016,52(20):6-11. 被引量:5
-
8王怡然,孙芳,孟凡艳.“粮改饲”背景下生猪养殖问题的文献研究[J].中国动物保健,2017,19(9):7-9.
-
9周艳青,杜娅茹,杜富林.家庭牧场研究述评[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19):8-11. 被引量:1
-
10莫际仙,高春雨,毕于运,王亚静,王红彦,余婧婧.国外养分管理计划政策与启示[J].世界农业,2018(6):86-93. 被引量:8
-
1北海道45头牛疑染疯牛病[J].农村养殖技术(新兽医),2006(2):49-49.
-
2王晓明.日本北海道农业标准化撷萃[J].中国标准导报,1998(3):40-41.
-
3日本北海道的奶牛生产[J].科技致富向导,2002(1):41-41.
-
4王国森,曹家银.北海道野生水貂的食性[J].国外特种经济动植物,1989(1):11-12.
-
5石定燧,阿布来提,源马琢磨,冈本明治,花田正明.日本国北海道的畜牧业[J].中国草地,1994,16(5):74-79. 被引量:1
-
6李润虎.日本北海道的奶牛业[J].内蒙古畜牧业,1991(7):20-21.
-
7孙芳,褚小华.日本北海道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启示[J].农业经济,2015(11):10-12. 被引量:1
-
8李忠,李裕国,齐兴武.北海道森林经营管理及其监测综述[J].林业勘查设计,1998(2):32-36.
-
9杨明先.搞好配套服务,促进农村奶牛的发展[J].四川奶牛,2000(1):2-3.
-
10周秀英,解秋实.伊春市发展奶牛生产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22(4):96-97.
;